健康生活

腮下麵有個疙瘩

上火時中醫的一種說法, 通常時指因精神壓力大、吃辣或者時熬夜嚴重而引起的身體異常表現。 比如說:尿黃髮、眼睛紅、口角生瘡等症狀。 上火時可以採用針灸、拔罐等療法不必可刻意吃藥, 多洗澡也有助於降火。 除了以上提到的辦法, 還有哪些辦法可以降火呢?下面看一下上火在中醫中如何治療

1.辨別虛實論治

(1)實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 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 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 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 證候:高熱, 頭痛, 目赤, 渴喜冷飲, 煩躁, 腹脹痛, 大便秘結, 小便黃, 舌紅苔黃幹或起芒刺, 脈數實, 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治則: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 常用中成藥有三黃片、黃連上清丸、牛黃清胃丸、清熱解毒口服液等。

(2)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 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 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

內熱進而化虛火。 根據病機不同, 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種證型。 陰虛火旺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 常用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氣虛火旺者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 建議就醫後使用湯藥調理, 常用中成藥主要是補中益氣丸等。

2.按臟腑類型的辨證論治

(1)心火虛火證候: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 治則:滋陰清熱;實火證候: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治則:清心瀉火。

(2)肺火證候: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治則:滋陰清肺。

(3)胃火虛火證候: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 治則:養陰清熱;實火證候: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等, 治則:清胃瀉火。

(4)肝火證候: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幹、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治則:清肝瀉火。

(5)腎火證候:主要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治則:滋陰清熱。

3.常用中藥方劑

(1)常用方劑導赤散、黃連解毒湯、百合固金湯、知柏地黃湯、白虎湯、大承氣湯、二至丸等。

(2)常用滋陰中藥天冬、麥冬、玄參、生地、女貞子、旱蓮草等。

(3)常用清熱瀉火藥大黃、黃連、黃柏、山梔子、石膏等。

(4)常用清熱解毒藥連翹、金銀花、大青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