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鉀低怎麼辦
新生兒在護理的時候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項, 很多家長們就害怕自己護理不當而導致自己的寶寶出現一些問題的, 而且需要定期去醫院做相關的體檢, 這對於新生兒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一旦是發現新生兒出現低鉀的情況, 就要先預防病情症狀再次發展的, 可以停止使用一些具有利尿效果的藥物。
治療方法
1.防治原發疾病, 去除引起缺鉀的原因如停用某些利尿藥等。
2. 補鉀如果低鉀血症較重(血清鉀低於2.5~3.0mmol/L)或者還有顯著的臨床表現如心律失常、肌肉癱瘓等, 則應及時補鉀。 補鉀最好口服, 每天以40~120mmol為宜。 只有當情況危急, 缺鉀即將引起威脅生命的併發症時, 或者因噁心、嘔吐等原因使患者不能口服時才應靜脈內補鉀。 而且, 只有當每日尿量在500ml以上才容許靜脈內補鉀。 輸入液的鉀濃度不得超過40mmol/L, 每小時滴入的量一般不應超過10mmol。 靜脈內補鉀時要定時測定血鉀濃度,
3. 細胞內缺鉀恢復較慢, 有時需補鉀4~6日後細胞內外的鉀才能達到平衡, 有的嚴重的慢性缺鉀患者需補鉀10~15日以上。 如低鉀血症伴有代謝性堿中毒或酸堿狀態無明顯變化, 宜用KCL。 KCL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症實際上也都適用, 因為低鉀血症本身就可以引起缺氯。 如低鉀血症伴有酸中毒, 則可用KHCO3或檸檬酸鉀, 以同時糾正低鉀血症和酸中毒。
3.糾正水和其它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低鉀血症的原因中, 有不少可以同時引起水和其他電解質如鈉、鎂等的喪失, 因此應當及時檢查, 一經發現就必須積極處理。 如前所述, 如果低鉀血症是由缺鎂引起, 則如不補鎂, 單純補鉀是無效的。
1.治癒:症狀體征消失, 血清鉀, 心電圖恢復正常;
2.好轉:症狀體征改善, 血清鉀, 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
3.未愈:症狀體征未改善, 血清鉀低, 心電圖異常。 低鉀血症發生率較高, 其症狀常被原發病所掩蓋, 易誤診。
併發症及其它
併發症:低鉀血症常伴有低鈣, 低鎂, 它們的症狀相互混淆, 應注意在補充鉀的同時補充適當的鈣、鎂。
其它:重在於預防。 一是及時去除病因, 二是對可能發生缺鉀, 如長時間禁食, 體液丟失較多的傷病員, 應及時補充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