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黃疸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黃疸對於寶寶來說發病率是很高的, 幾乎所有的寶寶會多或少的都會出現過黃疸。 黃疸主要分為兩種,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多半在一些時日之後就會自動消退, 而病理性黃疸就要及時就醫了, 否則會影響寶寶的正常成長。 那麼究竟要怎樣診斷與鑒別寶寶黃疸呢?

一、診斷

1、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症, 其中目黃為必具的症狀。

2、常伴脘腹脹滿, 納呆嘔惡, 脅痛, 肢體困重等症。

3、常有飲食不節, 與肝炎病人接觸, 或服用損害肝臟的藥物等病史, 以及過度疲勞等誘因。

4、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 以及B超、CT、膽囊造影等檢查, 有助於診斷與鑒別診斷。

二、鑒別診斷

1、萎黃黃疽與萎黃均有身黃, 故需鑒別。 黃疸的病因為感受時邪, 飲食所傷, 脾胃虛弱, 砂石、積塊瘀阻等;萎黃的病因為大失血, 久病脾虛等。 黃疸的病機是濕濁阻滯, 脾胃肝膽功能失調, 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萎黃的病機是脾虛不能化生氣血, 或失血過多, 致氣血虧虛, 肌膚失養。 黃疽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特徵;萎黃以身面發黃且幹萎無澤為特徵, 雙目和小便不黃, 伴有明顯的氣血虧虛證候,

如眩暈耳鳴, 心悸少寐等。 二者的鑒別以目黃的有無為要點。

2、黃胖黃胖多與蟲證有關, 諸蟲尤其是鉤蟲居於腸內, 久之耗傷氣血, 脾虛生濕, 致肌膚失養, 水濕漸停, 而引起面部腫胖色黃, 身黃帶白, 但眼目不黃。 《雜病源流犀燭·諸疽源流黃胖》對此論述頗詳:“黃胖宿病也,

與黃疽暴病不同。 蓋黃疸眼目皆黃, 無腫狀;黃胖多腫, 色黃中帶白, 眼目如故, 或洋洋少神。 雖病根都發於脾, 然黃疸則由脾經濕熱郁蒸而成;黃胖則濕熱未甚, 多蟲與食積所致, 必吐黃水, 毛髮皆直, 或好食生米茶葉土炭之類。 ”二者的鑒別也以目黃的有無為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