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職場新人易患社交恐懼症
春節過後, 患社交恐懼症的病人占到心理衛生門診總人數的近三成, 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 專家提醒, 應該增強與人溝通的能力, 不斷拓寬自己的交往面, 走出社交恐懼症。
新春佳節, 很多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才半年多的大學生, 還沒有完全適應工作環境。 在經歷春節長假過後, 尤其是與父母、同學長時間接觸後, 他們仍然依戀家庭、學校的氛圍, 對工作產生了逃避感。
心理專家提醒, 這種情況只要有意加強交往鍛煉就會避免。 首先, 這些年輕人在工作單位要避免“學生”話, 可以有意準備一些中年人感興趣的話題,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又稱見人恐怖症, 是恐怖症中最常見的一種, 約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 表現為怕與人見面、談話, 見人就緊張, 面紅耳赤, 顫抖, 因之常獨居屋內避不見人。
例如一男性患者, 20歲, 大學生。 半年來怕見人, 尤其是見到陌生人時內心驚慌, 講話不成句, 因此常孤身獨處。 患者原系一店員, 得領導和群眾重視,
病前個性喜靜, 但工作能力強, 入學前患者立下宏願, 一定要學好, 故學習刻苦努力。 半年前某次學習小組會上, 發言時因心情緊張而口吃, 此後即怕自己講話不行, 又推而廣之, 不能講話就不能學習經濟管理, 從而內心憂慮, 怕在人前說話, 很快發展到怕見人, 勉強見之, 則面紅耳赤, 不敢抬頭, 更不敢說話。 體格檢查無異常。 診斷為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發病機理
隨著心理諮詢和社交指導的推廣, 認知行為學說得到了發展。 有些作者認為社交恐怖主要是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的培養鍛煉。 缺乏社交技巧給別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引起別人不好的反應, 導致尷尬的處境。 同時, 本人覺察到了自己的社交笨拙也容易造成緊張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