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手足搐搦症?

小兒手足搐搦症是常見的疾病, 大多數的小耳手足抽搐主要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的, 這種疾病最常見的就是四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因此, 寶寶在出生後不久是需要及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的, 使寶寶的磷代謝恢復正常, 平時家長最好每天帶寶寶去戶外活動, 適當的給寶寶補充鈣劑。

小兒手足搐搦症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驚厥、手足抽搐、喉痙攣發作, 常伴有煩躁、睡眠不安、易驚、夜啼、多汗等症狀。

驚厥

驚厥發作多見於嬰兒。 表現為突然發生兩眼上翻, 面肌抽動, 四肢抽動, 神志不清。 發作時間持續數秒至數分鐘, 發作時間持續久者可有發紺。 發作停止後意識恢復, 精神萎靡而入睡, 醒後活潑如常。 發作次數可數日1次至1日數次甚至數十次。 一般不發熱, 發作輕時僅有短暫的眼球上躥和麵肌抽動, 神志仍清。

手足抽搐

手足抽搐多見於較大的嬰兒、幼兒和年長兒童。

表現為突然發生手足肌肉痙攣成弓狀, 手腕屈曲, 手指僵直, 拇指內收貼緊掌心, 踝關節僵直, 足趾彎曲向下, 發作停止後活動自如。

喉痙攣

喉痙攣主要見於2歲以下的小兒。 表現為喉部肌肉、聲門突發痙攣, 出現呼吸困難, 吸氣時喉鳴。 嚴重者可發生窒息而死亡。

特殊性體征

在不發作時, 可通過刺激神經肌肉引出下列體征:

(1)面神經征:以指尖或叩診錘輕擊患兒顴弓與口角間的面頰可引起眼瞼和口角抽動者為陽性, 新生兒可呈假陽性。

(2)陶瑟征:以血壓計袖帶包裹上臂, 打氣使壓力維持在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 5分鐘之內該手出現抽搐為陽性。

(3)腓反射:用叩診錘驟擊膝下外側腓骨頭上方。 可引起足向外側收縮者為陽性。 血鈣低於1.75~1.88mmol/L(7.O~7.5mg/dl), 血磷正常或偏高。

護理措施

控制驚厥、喉痙攣

遵醫囑立即使用鎮靜劑、鈣劑。 靜脈注射鈣劑時需緩慢推注(10分鐘以上)或滴注, 以免因血鈣驟升, 發生嘔吐甚至心跳驟停;避免藥液外滲, 以免造成局部壞死。

防止窒息

密切觀察晾厥、喉痙攣的發作情況,

作好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術前準備。 一旦發現症狀應及時吸氧, 喉痙攣者需立即將舌頭拉出口外, 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 清除口、鼻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 避免吸入窒息;對已出牙的患兒, 應在上、下門齒間放置牙墊, 避免舌被咬傷, 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補充維生素D

定時戶外恬動, 多曬太陽;補充魚肝油。

健康教育

指導合理餵養, 合理安排兒童日常生活, 堅持每天有一定時間的戶外活動, 遵醫囑補充維生素D, 適量補充鈣, 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復發及治療佝僂病。 教會家長驚厥、喉痙攣發作時的處理方法, 如使患兒平臥, 鬆開衣領, 頸部伸直, 頭後仰, 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同時呼叫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