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荸薺長在哪裡

荸薺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植物, 叫做荸薺可能大家不太認識但是如果叫另外一個名字可能熟悉的人就會多一點, 荸薺我們也叫做是馬蹄。 我們經常可以用荸薺來煮水喝, 做出來的荸薺水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而且非常利尿, 荸薺也可以用來做成荸薺餅和直接做菜。

荸薺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療的功效, 常吃荸薺可以促進我們身體裡邊的蛋白質, 脂肪和糖的代謝, 荸薺能夠調節身體的酸鹼度, 使我們體內的酸堿達到平衡。

荸薺也稱馬蹄, 栽培于池塘水田裡, 或生長在沼澤中, 當冬季來臨, 便是收穫荸薺的季節, 產地以江南為主。 荸薺肉質白嫩, 醇甘清香, 甘美爽口, 受人喜受。 荸薺含澱粉、蛋白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胡蘿蔔素、維生素A 以及鐵、磷、鈣等礦物質。 近年來, 從荸薺中發現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芡, 它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荸薺是“果中之蔬”, 又是“果中之藥”。 中醫藥學中認為荸薺可消食散積, 除胸中實熱, 治五中噎膈、消渴黃疸與消熱生津、解毒開胃、潤肺化痰、益氣退翳、明目等功效, 對咽幹喉痛、大便燥結、血痢、昏睡、酒醉及誤吞銅物等症也有療效。

由於荸薺在水塘、沼澤中搜索的生長過程中, 極易受薑片蟲幼蟲侵染, 附著於荸薺表皮, 並形成包囊, 人們不注意吃了生荸薺, 就很可能使薑片蟲進入人體, 井寄居於腸中, 借腸內營養物質, 發育成為成蟲, 引起腸粘膜炎, 危害著人體健康。

薑片蟲引起腸粘膜炎後, 會出現腹痛或類似潰瘍病的症狀以及慢性腹瀉、腹脹、食欲減退、全身乏力、貧血與消瘦等現象, 對健康帶來危害,

特別是兒童, 如被薑片蟲所侵, 則會導致全身發育不良。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荸薺, 我們知道荸薺既可以用來煮水喝又可以用來作為食材, 荸薺也能用來做成荸薺餅和多種甜點。 荸薺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常吃荸薺能夠提高我們的代謝能力並且可以調節體內的酸堿平衡, 荸薺一般是長在水塘和沼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