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春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Yán Chūn Cǎo
【別名】地柏枝、野柏樹、鐵腳洞里仙、丹雪鳳尾、傷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雞尾、墻錦、萬年柏、洞里仙
【來源】
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虎尾鐵角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lenium incisum Thun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 洗凈, 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田埂邊或林下濕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東及河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平肝鎮驚;止血利尿。 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肺熱咳嗽;小兒驚風;小便不利;指頭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搗敷。 清熱生用;止血炒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