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手機殼或攜帶致癌物苯
測試使用手機1小時 手機殼平均45℃
手機殼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真的會釋放致癌物質苯嗎?第一步, 測試平時正常使用手機時, 手機殼的溫度能達到多高。 記者找來6位元熱心市民, 請他們按照平時的慣用方式, 打電話、刷微博、玩遊戲……1小時後, 記者用紅外線溫度測試儀, 測試每部手機的最高溫度, 6個手機殼外部的最高溫度為39.3℃-48.4℃, 估算下來平均溫度為45℃。
接下來, 記者分別在流動攤販和商場購買了塑膠、矽膠及皮革三種常見材質的手機殼。 值得注意的是, 商場購買的手機殼都是品牌資訊齊全的產品, 而流動攤販銷售的手機殼沒有標注生產廠商的名字。
帶著這6個手機殼樣品, 記者來到清華大學建築環境檢測中心進行實驗。
實驗結果 手機殼會釋放苯和甲醛
實驗人員將實驗艙溫度加熱到45℃, 然後把手機殼放進去, 1小時後6個手機殼被加熱釋放出的氣體收集完畢。 隨後, 實驗員對這些氣體進行苯、甲醛含量分析。
-6個手機殼全部釋放苯含量並不算大令記者意外的是, 無論是在流動攤販還是在商場購買的手機殼, 都釋放了致癌物質苯, 釋放量在0.0191mg/m3到0.0494mg/m3之間。 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麼?據瞭解, 我國並沒有針對手機殼的國家標準, 只好用國家對室內空氣品質的標準作為參考。
清華大學建築技術科學系博士徐秋健表示, 國家空氣品質標準對苯的濃度限制規定是0.011mg/m3。
據瞭解, 苯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 國家採取了監管措施限制苯的使用, 多用苯的同系物來取代苯作為有機溶劑。 如果這些有機溶劑的純度不高, 那麼其中可能會含有一定的苯。
-4個手機殼甲醛超標使用會增加吸入風險新買的手機殼常散發著濃烈的刺鼻味, 網友稱這很可能是甲醛。 實驗員用相同方式檢測, 2個矽膠手機殼、2個皮革材質的手機殼甲醛釋放量都高於室內空氣品質標準中規定的0.1mg/m3。 甲醛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一類人類致癌物,
徐秋健稱, 使用這樣的產品, 會增加吸入更多甲醛的風險, 這些甲醛可能來自手機殼上使用的粘合劑, 也可能是矽膠殼使用的材料不夠穩定散發出來的。
市民在購買、使用手機殼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徐秋健建議, 儘量選擇沒有明顯氣味的產品, 同時在通風環境下使用, 還要減少兒童對手機殼的接觸。
同時, 成都晚報記者也呼籲國家相關部門, 出臺針對手機殼的國家標準, 規範行業生產行為, 讓消費者用得放心。
記者調查43人 6成在用手機殼
苯是一種無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揮發的有毒液體。 常溫下即可揮發, 形成苯蒸氣, 溫度越高揮發量越大。 在工農業生產中, 苯被廣泛使用。
昨日, 記者隨機調查了43位元成都市民, 其中27人的手機上套著外殼。 “是一種裝飾, 很好看!”“能夠保護漆水, 手機不容易磨花!”採訪中, 市民使用手機外殼的原因不一, 但他們均表示不知道“手機殼會釋放致癌物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