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Hónɡ Wǔ Jiā

【別名】五爪龍、大血藤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 全年可采。

【原形態】木質藤本, 有卷鬚。 葉互生, 具長柄;葉常為指狀或叉指狀,

有小葉5~7枚, 有時3小葉或單小葉;小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形, 長6~10釐米, 寬2.5~4.5釐米, 先端尖, 基部楔形, 邊緣有鋸齒。 花小, 雜性異株, 為腋生傘房花序式的聚傘花序;花瓣頂端常有小尖, 廣展;花盤與子房的基部合生;子房2室, 每室有胚珠2顆;柱頭4裂;漿果肉質。

【生境分佈】生於灌木林中。 分佈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辛澀, 溫。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 強筋壯骨。

【附方】

①治勞傷:紅五加、鐵筷子各一兩, 泡酒服。

②接骨:紅五加適量, 搗絨敷患處。

③治虛咳:紅五加、淫羊藿根各五錢, 煨水服。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