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脂肪肝及早治療可逆轉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陳鳳娟)提起脂肪肝, 你可能不知道, 它已逐漸成為全球第一大肝病。 每年單位體檢都有不少人查出脂肪肝。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應若素指出, 脂肪肝在不同種族、年齡、男女身上均可能發病, 尤以40-49歲為發病高峰, 在我國成人中患病率可高達15%-30%。 但怎麼會不知不覺地就患上脂肪肝了呢?哪些原因導致脂肪肝在人群中如此高發?該怎麼防治?這得從病因講起——

5大主要病因令脂肪肝高發

據應若素介紹, 脂肪肝是以肝細胞脂肪過度貯積和脂肪變性為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征,

其病因主要如下:

病因1:不合理的膳食結構。 隨著經濟的發展, 我國人民的膳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表現為糧食消耗量下降、動物性食物成倍增長, 這樣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下降, 來自脂肪的能量上升, 導致脂肪肝的發病率上升。

病因2:不良的飲食習慣。 過量攝食、吃零食、喜甜食和葷食、常吃夜宵、不吃早飯等不良飲食習慣, 擾亂機體代謝狀態, 為肥胖和脂肪肝的發病提供條件。

病因3:嗜酒。 酒精會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 酒精及其代謝產物對肝細胞有一定毒性, 使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增多。 飲酒越多, 甘油三酯合成越多, 就越容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

病因4:不良的生活方式。 人體對於多餘熱量的利用, 除了轉化為脂肪貯存,

主要通過體力活動消耗掉, 在肥胖症的成因中活動過少比膳食過多更重要。 活動過少或不善於運動, 體內過剩的營養轉化為脂肪, 積存於肝臟表現為脂肪肝。 另有研究表明, 白天精神萎靡、睡覺過多及工作過於輕鬆和散漫是脂肪肝的危險因素。

病因5:有肥胖相關疾病的家族史。 像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族史者, 脂肪肝的發病率高於一般人群。

如果能遠離以上幾大主要病因, 想避免脂肪肝其實並不難。 對於不幸染上脂肪肝的人群, 切莫太過擔憂, 但也別因不痛不癢症狀不明顯就以為“問題不大, 不用管它”。 應若素提醒說, 脂肪肝的症狀輕重不一, 輕者僅表現為無症狀的肝腫大, 重者可出現門靜脈高壓甚至肝衰竭相應表現,

如黃疸、腹水等。 單純性脂肪肝若不控制, 可發展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所以, 如果已明確診斷出患有脂肪肝, 應在醫生指導下, 根據不同病因選取不同的治療方式, 平衡膳食、合理運動、輔以保肝抗炎或改善代謝紊亂藥物等。 脂肪肝是可逆性, 只要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是有望恢復正常的。

女性更易患酒精性脂肪肝

據統計發現, 男性每天飲酒超過40克, 女性每天飲酒20克, 如此5年就容易形成脂肪肝。 女性一旦發生酒精肝, 其進展比男性要快, 肝臟損傷的範圍也比較廣。 專家認為, 這與女性的體質有關。

人體記憶體在一種酶叫“酒精脫氫酶”, 它可以分解酒精。 但女性體內的“酒精脫氫酶”比男性少,

這種酶的活性也低, 所以女性飲酒後體內的酒精分解量低、代謝慢, 在體記憶體留時間也就長, 對人體的危害也比較重。 此外,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多於男性, 而雌激素可促進腸道細菌產生的“內毒素”增加, 毒素更多地進入血液後又進入肝臟, 可引起肝臟損傷。 “內毒素”的增加, 也會使腸道的滲透性增加, 結果使大量腸源性毒素堆積, 又促進肝細胞的“凋亡”, 最終導致酒精肝。 (《中國婦女報》雨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