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腦血栓患者的康復治療方法

(1)、康復治療的時間:腦血栓康復治療的時間尚無統一認識。 對病情輕無意識障礙者, 在急性期治療的同時就可進行康復治療;病情重意識不清時, 待意識恢復1~2天后進行是適宜的。 總之,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 應儘早進行。 只要遵循生理、心理功能負荷量, 從小量開始, 緩慢增加, 何時進行均可。

神經功能的最大自動恢復能力是病後的4~6周, 6個月後恢復則困難。 經系統而規範的康復治療, 50%的病人可望達到在功能(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交際能力)上完全自立。 長期生存的病人中, 84%能恢復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Greshan,

1975)。

Nlwman認為偏癱恢復從1~7周開始, 持續14周左右, 以後則很難改善。 在此期間出現神經纖維的再生(側出)突觸形成、新回路的開闢等腦可塑性的改善。 經適當治療, 康復恢復時間還會延長, 特別是年齡較輕, 病情較輕的患者。 相反年齡大(70歲以上), 則恢復情況也差;

(2)、康復治療的內容:生活能力的康復大致包括:身體(生理功能)、心理和職業能力康復;1)、康復治療應無礙於神經功能的自然恢復, 並儘量促進其恢復。 早期給予促腦代謝劑, 改善其調節機制與血腦屏障機制, 以促進神經、肌肉功能的恢復;2)、增強健側肢體和軀幹的肌力, 促進殘餘的肌力;3)、預防和改善肌萎縮、攣縮、骨質疏鬆等廢用性綜合征。 對上述症狀已發生者, 提出矯正和改進方案;4)、減少或解除軀體疼痛、心理失衡及其它障礙;5)、提高或改善其職業或生活能力,

增強對各種障礙的協調和控制能力;6)、預防和及時處理併發症;7)、減少或消除復發;

(3)、對需康復功能的評價:通過測試, 瞭解障礙程度, 估計康復實施的效果。 測試一般涉及病人的識別能力, 運動控制, 關節活動度, 周圍感覺及其整合能力, 交際能力等;1)、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測驗:如血壓、脈率、肺率、肺活量、呼吸動度等, 以確定康復訓練的強度;2)、延髓功能:包括面部對稱與否, 發音、吞咽等功能正常與否。 痛苦活動度為:肩屈100°, 外展90°, 外旋30°內旋70°;肘屈120°, 伸30°;前臂完全旋前、旋後60°;腕伸 30°, 拇指外展30°;4)、感覺和感覺整合能力:包括兩點覺、位置覺、實體形態覺及其它本體感覺;5)、視覺:包括視敏度、視野、視知覺;6)、運動協調平衡情況:有無不自覺運動、頭暈、眩暈等;7)、生活能力:穿衣、洗臉、刷牙、大小便、購物、炒菜、做飯及交際能力。

患者能力測驗表:

P:體格情況, 包括內臟疾病、腦部病變;

1)、按患者年齡而論, 無明顯異常;

2)、輕度異常, 不需要經常給以醫療或護理照料;

3)、中度異常, 一般需予醫護照料, 但仍能走動;

4)、重度異常, 經常需要醫護照料, 臥床不起或需輪椅。

U:上肢情況, 包括肩胛帶、頸和上胸椎。

1)、按患者年齡而論, 無明顯異常;

2)、輕度異常, 活動範圍和功能尚好;

3)、中度異常, 但能進行有限範圍的日常生活運動;

4)、重度異常, 需經常給以護理照料。

L:下肢情況, 包括骨盆、下胸椎和腰骶椎。

1)、按患者年齡考慮, 無明顯異常;

2)、輕度異常, 活動範圍和功能尚好;

3)、中度異常, 尚可作有限的走動;

4)、重度異常, 臥床不起或限於輪椅。

S:與言語、視聽有關的感覺成分。

1)、按患者年齡考慮無明顯異常;

2)、輕度偏差, 但不足以引起任何明顯功能障礙;

3)、中度偏差, 可引起明顯的功能障礙;

4)、重度偏差, 導致聽、視或言語能力完全喪失。

E:排泄功能, 即對直腸和膀胱的控制。

1)、控制完全;

2)、偶然發生緊迫性失禁或夜間遺尿;

3)、直腸、膀胱失禁或瀦留與控制呈週期***替;

4)、完全失禁(直腸或膀胱)。

S:精神的情緒狀態。

1)、按患者年齡考慮無偏差;

2)、情緒、性情和人格方面有輕度偏差, 但並不影響適應環境;

3)、中度變異, 需要某些照料;

4)、嚴重變異, 需要全面照料。

(4)、臥床期康復治療:在作出腦及肢體各種功能的評價後, 便可針對具體病人選擇最佳康復實施方案。

臥床期:是指急性期或功能障礙嚴重尚不能活動期。 臥床期主要預防廢用綜合證。 要實行主動運動與被動相結合, 全身與局部相結合, 以健肢帶患肢, 以近端大關節帶遠端小關節, 以下肢促上肢。 具體做法如下:

1)、保持良好的肢體功能位置, 防止肢體變形和功能障礙。 如肩關節的功能位

置為敬禮位;髖關節伸直, 腿外側可放一沙袋或枕頭;膝關節伸直, 足要和小腿成90°角度, 以防止足下垂;

2)、定時變換體位, 預防褥瘡和墜積性肺炎。 利用緊張性頸反射、緊張性腰反射和緊張性迷路反射等以抑制痙攣狀態。 緊張性頸反射通常:1、對稱性:頸的屈曲可促使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 而頸伸展可促上肢伸展和下肢屈曲;也可能頸伸展促使兩側上下肢伸展,

而頸屈曲促使雙上下肢皆屈曲, 總之誘發頸發射的感覺感受器, 可使頸上部關節活動靈活;2、非對稱性:指齶伸展促進顏面朝向側的上下肢伸展, 而枕側屈曲促進顏面朝向側的上下肢屈曲。 緊張性頸反射本是原始反射, 當中樞損害時則又易顯示出來, 主動利用這種反射利於隨意運動改善。 緊張性迷路反射:仰臥位時伸肌處於優勢, 下方上下肢伸肌佔優勢。 緊張性腰反射:當上半身向左旋轉時右側的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佔優勢, 左側的上肢伸肌和左下肢的屈肌佔優勢。 向左旋轉時則與之相反;

3)、常用被動運動方法:

下肢被動運動:1、勾腿運動:抬起病人一條腿, 使膝關節伸直, 一手托小腿下部, 一手捏住腳底前方,向前推前掌部,使足尖勾起,再向後使腳步面蹦起。其作用是拉長跟腱及腳背肌腱,並使小腿肌肉被迫緊張;2、轉足運動:保持上述姿勢,手推腳底前部,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作旋轉運動。目的是伸展踝關節部韌帶,提高靈活性;3、伸腿運動:一手托踝部,一手握住膝部,使大腿抬起,小腿下垂,一手按膝,一手順勢將腿抬起,使腿伸直。其作用是拉長膝後韌帶,活動膝關節;4、壓腿運動:保持屈膝收腿姿勢,將小腿壓向大腿,大腿壓向胸部,可拉長腿四頭肌及臂大肌;5、下肢按摩:將腿伸直,兩手由上向下作提攝按摩,增強肌肉彈性,恢復疲勞。

上肢被動運動:1、肩部運動:一手托住病人上肢肘部,一手將病人上臂外展,復原,再向前做上舉動作;2、前壁運動:托住病人手腕及肘關節,掌心向上,作屈曲伸展動作,再伸直前臂,掌心向下,作前臂內旋動作;3、手部運動:幫助病人作手腕屈伸運動及手指屈伸運動;4、按摩運動:由上向下按摩;

(5)、腦血栓康復的功能訓練:腦血栓病人的病情穩定後,可在被動運動的基礎上及早在床上進行功能訓練。訓練要調動病人和陪護家屬兩種積極性,要循序漸進,訓練方法、訓練強度和訓練量要因人、因病情而異,動作要柔和,有計劃、按規範、持之以恆,並隨著康復情況靈活調整方案和方法;

1)、基本活動訓練:基本活動訓練包括各個關節的活動度、站坐位的平衡及移動軀體動作的協調。這是病人生活自理的先決條件。

訓練方法是:

1、坐位平衡訓練: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漸去除支架,把雙腿放在床邊,也可在床側或床頭設上圍欄杆、把手或捆上繩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訓練增強軀幹肌(同時收縮)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訓練:要有人訓練:要有人扶持,或在特製的雙杆中訓練,可能的話用手杖協助。站立時兩足分開約3釐米,先以健肢持重,緩慢試著用

患肢,逐漸有兩足交替,直至站穩,也可扶著凳子或其它工具,漸漸移步行走

3、行走訓練:初由他人扶持,漸漸過渡到獨自行走,同時注意糾正行走時的問題,如偏癱病人畫圈步態。訓練時主動作屈膝動作和踝關節背伸動作,選擇較輕而堅韌的拐杖,長短適宜,一般是腋下3~5釐米至腳底的長度,或病人身高減去40釐米,也可選用雙拐,因人而異,合適為度;

4、上下樓梯的訓練:上樓時先用健足跨上然後再提起患足與健足在同一臺階,下樓梯則相反。如用拐杖,可先將拐杖支在上級臺階,再跨健足,最後再跨患足,下樓動作與之相反。有時下樓有居高不安感,可試行面向後方下樓法;

5、使用輪椅訓練:初由人扶持及協助,協助人員站在輪椅後面,用兩手握住輪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麵的橫軸以固定輪椅,輪椅放在病人健側,上下時要掛上手閘;上去後訓練椅上活動,前後動和左右旋轉;

6、改乘動作訓練:病情穩定、身體情況好轉後,可做改乘動作訓練。方法是除上述動作輪流練習外,再做床→輪椅、輪椅→椅子或便器、手杖→椅子、床→行走等改乘動作。邊轉動患側邊進行改乘,易做、安全;

2)、日常生活訓練:經日常生活的訓練,使患者儘快能獨立生活。訓練應由簡到繁,由室內到室外,由院內到院外,逐步擴大;1、墊操:讓患者在墊子上學習如何來去移動,側臥和坐起,漸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練習:學習和應用拐杖技巧,上下輪椅;3、自我護理訓練:個人衛生、刷牙、洗臉、洗澡等;個人體表修飾、梳頭、修面;上廁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處理;就餐,穿、脫衣服;帶手錶、開燈、打電話、戴眼鏡等;4、旅行活動:上下汽車及其它交通工具。

總的目的是促使肢體恢復或達到生活自理;

3)、作業療法:對於年輕、病情輕、殘留症狀也輕的,經作業療法,使其盡可能回到社會,參加一定的工作。包括:保持和擴大生活能力,增強肌力和肌肉的耐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巧性,培養集中力,提高心理功能,進行原職業內容訓練等;

(6)、腦血栓康復期語言糾正:腦血栓康復期往往表現種類和程度不同的言事障礙,直接影響交際活動。常見有失語(喪失正常語言功能)、失讀(讀不出詞)、失寫(聽、抄寫困難)等。

失語的康復訓練包括:

1)、原則:以刺激療法為主;1、以最常用的語言給予適當的語言刺激;2、要視(字形、看圖識字)、聽(發音)綜合刺激;3、加強回饋機制:用已獲得的某些反應(如讀、複述、說話)再通過眼看耳聽反復刺激,使其形成反饋回路,並繼續練習,加強正回饋;4、強化語言訓練:較一般訓練時間多6~7倍 (每天4~5小時),反復強化;5、集體訓練與指導:集合病情、經歷、文化背景等大體一致的患者集體訓練更有益;

2)、方法:可先練發音,一字一字地練,一點一滴逐漸增加。先發唇音,讓病人多咳嗽,用嘴吹燃著的火柴以誘導發音,然後發喉部音,如“啊……”。對鏡練習,或在他人教導下發常用字、詞、單句、生活用語,並進行讀寫練習。

三、腦血栓康復期與後遺症期保健指導:

(一)、飲食知識:腦血栓病人應注意飲食品質與合理搭配,重視烹調,充分利用飲食的互補作用,提高其營養價值。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

腦血栓病人多為中老年人,其所需熱量每人每天約2000千卡。三餐的合理分配

為早餐占20%~30%中餐占20%~30%,晚餐占20%~30%。這些熱量大部分來自

蛋白、脂肪和糖類。三者的比例以蛋白占15%~25%。脂肪20%~25%,糖類50%~55%為好。

(1)、蛋白質:老年腦血栓病人吸收消化能力較低,加之我國習慣以素食為主,故腦血栓病人可發生蛋白質缺乏,這對疾病康復或後遺症的改善極為不利。現代研究表明,人的壽命在延長,其原因很多,但營養好、有足量蛋白質攝取是重要因素之一。優良的肉類、蛋類、乳製品等食品中含有必需氨基酸,易於消化吸收,只要數量充足,比例得當,是很適合腦血栓病人食用的。我國中老年人蛋白質需要量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1~1、5g;

(2)、脂肪:脂肪主要來源於動物性油脂及植物油。從預防腦動脈硬化角度而言,應控制動物油脂,因為膽固醇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膽固醇過高就會沉積於動脈血管壁,促使和加重動脈硬化。但魚肉、魚油對人體基本無害,因為魚類油脂中幾乎全是不飽和脂肪酸,它可以減少膽固醇量並阻止膽固醇在血流中沉積,有利於減輕或延緩動脈硬化。食物中脂肪供給人體必需脂肪酸,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使飯菜可口,增強食欲。腦血栓病人飲食中脂肪不宜過多,但也不要限制過嚴,一般中老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0、8~1g為宜;

(3)、糖類食物:隨著年齡的增加,活動量減少,老年人對糖類需要量有所減少,適當控制糖的攝取是有益的。飲食中蛋白、脂肪、糖類之比以1:0、 8:3較適合老年人需要。糖類主要來源於米、面、雜糧和食糖等食品;

(4)、水:必須保持足量水分。老年人每天應喝4~5杯水(1000~2000毫升),最好能使一天的尿量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

(5)、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均需充足供給,特別是維生素A、C、D;老年人應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利通便。

(二)、保證良好的睡眠:

(1)、姿式對。“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睡姿以側臥位、尤其右側臥位更好;

(2)、睡眠時間的長短,因人因年齡而異,隨年齡的增加而延長睡眠時間,60~70歲每天應睡眠9小時,70~80歲應睡10小時,80~90歲需11小時。許多腦血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睡眠少,且睡不深,易醒,有非睡眠感(感到睡後不解乏)。研究表明,老年人白天打盹,小睡,到夜間更易入睡,且睡的深甜,所以老年人白天打盹2~3次,每次10~15分鐘,是利於健康的;

(3)、硬板床睡眠最合適,枕頭應松,並做到五要:一要準備好床邊用品;二要睡前溫水泡腳15分鐘左右;三要睡前散步20~30分鐘;四要刷牙洗臉;五要環境舒適、溫度適宜安靜、空氣新鮮。注意勿飽食,或過度興奮煩惱焦慮,睡前不飲茶、咖啡等興奮飲料。一時難入睡可想像自己幼年睡眠甜蜜的意念,就會慢慢入睡,必要時適當服點抗焦慮劑,如安定。

(三)、休息與體育鍛煉:休息是解除心身疲勞的重要手段,必要的休息是心身健康疾病好轉、後遺症改善的重要條件之一。睡眠是重要的休息方式,除此之外各種娛樂活動(聽音樂、看戲劇演出、參加舞會等)獨自散步,閉目靜坐,調換活動方式內容,更換地域。白日打盹,養魚養花,棋琴繪畫書法等均是積極休息。提倡積極消遣,陶冶情趣,增強良性情感,有利於疾病康復。正確科學的鍛煉是任何醫藥都不能代替的鍛煉,但要選擇最適宜的方式,量力而行,持之以恆。

(四)、情緒與康復:良好的情緒可以協調心身,保持動態平衡和軀體內活動的穩定,同時也協調人與環境(社會、自然)的統一,只有兩大系統協調穩定統一,才利於疾病康復。要保持良好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宣洩有度,學會制怒。善於抑制煩惱;逢遇高興愉快之事,歡快適中,不可狂歡。總之要保持心理協調穩定。

(五)、香煙中含三千多種有害物質,吸煙對人心身健康百害無一利,應戒煙。酒對神經刺激嚴重,醉酒更使神經麻痹,害處不少,應少喝或不喝。

(六)、用藥指導:腦血栓患者須長期用藥,應給予必要的指導:

(1)、選合適的藥物:腦血栓多同樣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其它內臟疾病,必須做到對症下藥;

(2)、腦血栓病人往往代謝率低、排泄慢,因此用藥劑量應因人而異,老年人一般相對小些;

(3)、用藥種類勿過多,多種藥同服效果未必好,毒副作用可能更大;

(4)、藥物名稱、劑量、用法必須寫清楚;

(5)、藥物要妥善保管好;

(6)、用藥後觀察藥物效果和副作用,及時調整用藥。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為年青人的2倍,60歲以上不良反應率為4、8%~15%,70歲以上為 8、7%~21、9%,80歲以上高達24%。所以用藥期間應特別注意。

現將幾種常用藥物介紹如下:

(1)、腦血管擴張劑:1)、腦嗌嗪25~50毫克,1日3次,可長期服;2)、抗栓丸(環扁桃酯)200~400毫克,1日3次;3)、潘生丁 25~50毫克,1日2~3次;

(2)保護血管藥:1)、複方蘆丁或維腦路通,口服或注射;2)、維生素E0.1~0.2,1日2次;3)、維生素C0.1~0.2,1日3 次;4)、Υ-月見草E2丸,1日2次;

(3)、活血化淤藥:丹參(片或針劑)、川芎嗪補陽還王湯、抗栓丸、消栓液、人參再選丸、華佗再造丸、伸筋丹、正天丸等;

(4)、降壓藥:1)、複方降壓片1~2片,1日2次;2)、心痛定10mg,1日3次;另外利血平、尼莫地平等均可選用;

(5)、促腦代謝劑:ATP、輔酶A、腦活素、谷氨酸類、腦複新、腦複康等;

(6)、維生素類藥:有助於肌肉和神經功能的恢復,如維生素B1、B2、B6、B12等;

(7)、降血脂藥:丹參、菸酸肌醇脂、非諾貝特等;

(8)、抗凝溶栓劑:潘生丁、阿斯匹林(25~50毫克,日1~2次)、腹蛇抗栓酸等。

一手捏住腳底前方,向前推前掌部,使足尖勾起,再向後使腳步面蹦起。其作用是拉長跟腱及腳背肌腱,並使小腿肌肉被迫緊張;2、轉足運動:保持上述姿勢,手推腳底前部,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作旋轉運動。目的是伸展踝關節部韌帶,提高靈活性;3、伸腿運動:一手托踝部,一手握住膝部,使大腿抬起,小腿下垂,一手按膝,一手順勢將腿抬起,使腿伸直。其作用是拉長膝後韌帶,活動膝關節;4、壓腿運動:保持屈膝收腿姿勢,將小腿壓向大腿,大腿壓向胸部,可拉長腿四頭肌及臂大肌;5、下肢按摩:將腿伸直,兩手由上向下作提攝按摩,增強肌肉彈性,恢復疲勞。

上肢被動運動:1、肩部運動:一手托住病人上肢肘部,一手將病人上臂外展,復原,再向前做上舉動作;2、前壁運動:托住病人手腕及肘關節,掌心向上,作屈曲伸展動作,再伸直前臂,掌心向下,作前臂內旋動作;3、手部運動:幫助病人作手腕屈伸運動及手指屈伸運動;4、按摩運動:由上向下按摩;

(5)、腦血栓康復的功能訓練:腦血栓病人的病情穩定後,可在被動運動的基礎上及早在床上進行功能訓練。訓練要調動病人和陪護家屬兩種積極性,要循序漸進,訓練方法、訓練強度和訓練量要因人、因病情而異,動作要柔和,有計劃、按規範、持之以恆,並隨著康復情況靈活調整方案和方法;

1)、基本活動訓練:基本活動訓練包括各個關節的活動度、站坐位的平衡及移動軀體動作的協調。這是病人生活自理的先決條件。

訓練方法是:

1、坐位平衡訓練: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漸去除支架,把雙腿放在床邊,也可在床側或床頭設上圍欄杆、把手或捆上繩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訓練增強軀幹肌(同時收縮)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訓練:要有人訓練:要有人扶持,或在特製的雙杆中訓練,可能的話用手杖協助。站立時兩足分開約3釐米,先以健肢持重,緩慢試著用

患肢,逐漸有兩足交替,直至站穩,也可扶著凳子或其它工具,漸漸移步行走

3、行走訓練:初由他人扶持,漸漸過渡到獨自行走,同時注意糾正行走時的問題,如偏癱病人畫圈步態。訓練時主動作屈膝動作和踝關節背伸動作,選擇較輕而堅韌的拐杖,長短適宜,一般是腋下3~5釐米至腳底的長度,或病人身高減去40釐米,也可選用雙拐,因人而異,合適為度;

4、上下樓梯的訓練:上樓時先用健足跨上然後再提起患足與健足在同一臺階,下樓梯則相反。如用拐杖,可先將拐杖支在上級臺階,再跨健足,最後再跨患足,下樓動作與之相反。有時下樓有居高不安感,可試行面向後方下樓法;

5、使用輪椅訓練:初由人扶持及協助,協助人員站在輪椅後面,用兩手握住輪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麵的橫軸以固定輪椅,輪椅放在病人健側,上下時要掛上手閘;上去後訓練椅上活動,前後動和左右旋轉;

6、改乘動作訓練:病情穩定、身體情況好轉後,可做改乘動作訓練。方法是除上述動作輪流練習外,再做床→輪椅、輪椅→椅子或便器、手杖→椅子、床→行走等改乘動作。邊轉動患側邊進行改乘,易做、安全;

2)、日常生活訓練:經日常生活的訓練,使患者儘快能獨立生活。訓練應由簡到繁,由室內到室外,由院內到院外,逐步擴大;1、墊操:讓患者在墊子上學習如何來去移動,側臥和坐起,漸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練習:學習和應用拐杖技巧,上下輪椅;3、自我護理訓練:個人衛生、刷牙、洗臉、洗澡等;個人體表修飾、梳頭、修面;上廁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處理;就餐,穿、脫衣服;帶手錶、開燈、打電話、戴眼鏡等;4、旅行活動:上下汽車及其它交通工具。

總的目的是促使肢體恢復或達到生活自理;

3)、作業療法:對於年輕、病情輕、殘留症狀也輕的,經作業療法,使其盡可能回到社會,參加一定的工作。包括:保持和擴大生活能力,增強肌力和肌肉的耐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巧性,培養集中力,提高心理功能,進行原職業內容訓練等;

(6)、腦血栓康復期語言糾正:腦血栓康復期往往表現種類和程度不同的言事障礙,直接影響交際活動。常見有失語(喪失正常語言功能)、失讀(讀不出詞)、失寫(聽、抄寫困難)等。

失語的康復訓練包括:

1)、原則:以刺激療法為主;1、以最常用的語言給予適當的語言刺激;2、要視(字形、看圖識字)、聽(發音)綜合刺激;3、加強回饋機制:用已獲得的某些反應(如讀、複述、說話)再通過眼看耳聽反復刺激,使其形成反饋回路,並繼續練習,加強正回饋;4、強化語言訓練:較一般訓練時間多6~7倍 (每天4~5小時),反復強化;5、集體訓練與指導:集合病情、經歷、文化背景等大體一致的患者集體訓練更有益;

2)、方法:可先練發音,一字一字地練,一點一滴逐漸增加。先發唇音,讓病人多咳嗽,用嘴吹燃著的火柴以誘導發音,然後發喉部音,如“啊……”。對鏡練習,或在他人教導下發常用字、詞、單句、生活用語,並進行讀寫練習。

三、腦血栓康復期與後遺症期保健指導:

(一)、飲食知識:腦血栓病人應注意飲食品質與合理搭配,重視烹調,充分利用飲食的互補作用,提高其營養價值。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

腦血栓病人多為中老年人,其所需熱量每人每天約2000千卡。三餐的合理分配

為早餐占20%~30%中餐占20%~30%,晚餐占20%~30%。這些熱量大部分來自

蛋白、脂肪和糖類。三者的比例以蛋白占15%~25%。脂肪20%~25%,糖類50%~55%為好。

(1)、蛋白質:老年腦血栓病人吸收消化能力較低,加之我國習慣以素食為主,故腦血栓病人可發生蛋白質缺乏,這對疾病康復或後遺症的改善極為不利。現代研究表明,人的壽命在延長,其原因很多,但營養好、有足量蛋白質攝取是重要因素之一。優良的肉類、蛋類、乳製品等食品中含有必需氨基酸,易於消化吸收,只要數量充足,比例得當,是很適合腦血栓病人食用的。我國中老年人蛋白質需要量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1~1、5g;

(2)、脂肪:脂肪主要來源於動物性油脂及植物油。從預防腦動脈硬化角度而言,應控制動物油脂,因為膽固醇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膽固醇過高就會沉積於動脈血管壁,促使和加重動脈硬化。但魚肉、魚油對人體基本無害,因為魚類油脂中幾乎全是不飽和脂肪酸,它可以減少膽固醇量並阻止膽固醇在血流中沉積,有利於減輕或延緩動脈硬化。食物中脂肪供給人體必需脂肪酸,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使飯菜可口,增強食欲。腦血栓病人飲食中脂肪不宜過多,但也不要限制過嚴,一般中老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0、8~1g為宜;

(3)、糖類食物:隨著年齡的增加,活動量減少,老年人對糖類需要量有所減少,適當控制糖的攝取是有益的。飲食中蛋白、脂肪、糖類之比以1:0、 8:3較適合老年人需要。糖類主要來源於米、面、雜糧和食糖等食品;

(4)、水:必須保持足量水分。老年人每天應喝4~5杯水(1000~2000毫升),最好能使一天的尿量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

(5)、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均需充足供給,特別是維生素A、C、D;老年人應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利通便。

(二)、保證良好的睡眠:

(1)、姿式對。“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睡姿以側臥位、尤其右側臥位更好;

(2)、睡眠時間的長短,因人因年齡而異,隨年齡的增加而延長睡眠時間,60~70歲每天應睡眠9小時,70~80歲應睡10小時,80~90歲需11小時。許多腦血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睡眠少,且睡不深,易醒,有非睡眠感(感到睡後不解乏)。研究表明,老年人白天打盹,小睡,到夜間更易入睡,且睡的深甜,所以老年人白天打盹2~3次,每次10~15分鐘,是利於健康的;

(3)、硬板床睡眠最合適,枕頭應松,並做到五要:一要準備好床邊用品;二要睡前溫水泡腳15分鐘左右;三要睡前散步20~30分鐘;四要刷牙洗臉;五要環境舒適、溫度適宜安靜、空氣新鮮。注意勿飽食,或過度興奮煩惱焦慮,睡前不飲茶、咖啡等興奮飲料。一時難入睡可想像自己幼年睡眠甜蜜的意念,就會慢慢入睡,必要時適當服點抗焦慮劑,如安定。

(三)、休息與體育鍛煉:休息是解除心身疲勞的重要手段,必要的休息是心身健康疾病好轉、後遺症改善的重要條件之一。睡眠是重要的休息方式,除此之外各種娛樂活動(聽音樂、看戲劇演出、參加舞會等)獨自散步,閉目靜坐,調換活動方式內容,更換地域。白日打盹,養魚養花,棋琴繪畫書法等均是積極休息。提倡積極消遣,陶冶情趣,增強良性情感,有利於疾病康復。正確科學的鍛煉是任何醫藥都不能代替的鍛煉,但要選擇最適宜的方式,量力而行,持之以恆。

(四)、情緒與康復:良好的情緒可以協調心身,保持動態平衡和軀體內活動的穩定,同時也協調人與環境(社會、自然)的統一,只有兩大系統協調穩定統一,才利於疾病康復。要保持良好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宣洩有度,學會制怒。善於抑制煩惱;逢遇高興愉快之事,歡快適中,不可狂歡。總之要保持心理協調穩定。

(五)、香煙中含三千多種有害物質,吸煙對人心身健康百害無一利,應戒煙。酒對神經刺激嚴重,醉酒更使神經麻痹,害處不少,應少喝或不喝。

(六)、用藥指導:腦血栓患者須長期用藥,應給予必要的指導:

(1)、選合適的藥物:腦血栓多同樣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其它內臟疾病,必須做到對症下藥;

(2)、腦血栓病人往往代謝率低、排泄慢,因此用藥劑量應因人而異,老年人一般相對小些;

(3)、用藥種類勿過多,多種藥同服效果未必好,毒副作用可能更大;

(4)、藥物名稱、劑量、用法必須寫清楚;

(5)、藥物要妥善保管好;

(6)、用藥後觀察藥物效果和副作用,及時調整用藥。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為年青人的2倍,60歲以上不良反應率為4、8%~15%,70歲以上為 8、7%~21、9%,80歲以上高達24%。所以用藥期間應特別注意。

現將幾種常用藥物介紹如下:

(1)、腦血管擴張劑:1)、腦嗌嗪25~50毫克,1日3次,可長期服;2)、抗栓丸(環扁桃酯)200~400毫克,1日3次;3)、潘生丁 25~50毫克,1日2~3次;

(2)保護血管藥:1)、複方蘆丁或維腦路通,口服或注射;2)、維生素E0.1~0.2,1日2次;3)、維生素C0.1~0.2,1日3 次;4)、Υ-月見草E2丸,1日2次;

(3)、活血化淤藥:丹參(片或針劑)、川芎嗪補陽還王湯、抗栓丸、消栓液、人參再選丸、華佗再造丸、伸筋丹、正天丸等;

(4)、降壓藥:1)、複方降壓片1~2片,1日2次;2)、心痛定10mg,1日3次;另外利血平、尼莫地平等均可選用;

(5)、促腦代謝劑:ATP、輔酶A、腦活素、谷氨酸類、腦複新、腦複康等;

(6)、維生素類藥:有助於肌肉和神經功能的恢復,如維生素B1、B2、B6、B12等;

(7)、降血脂藥:丹參、菸酸肌醇脂、非諾貝特等;

(8)、抗凝溶栓劑:潘生丁、阿斯匹林(25~50毫克,日1~2次)、腹蛇抗栓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