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暑濕季節如何飲食 5個要點要注意

暑濕季節飲食需注意5個要點

適當吃清熱解暑之品

中醫認為:“夏屬火, 其性熱, 通於心, 主長養, 暑邪當令。 ”具有清熱祛暑功效的食物有鮮藕、綠豆、冬瓜、西瓜、竹筍、荸薺、莧菜、蓴菜、梨等,

既能清解暑熱, 又能清瀉身體產生的內熱。 也可服用有甘寒清暑或辛涼散發功用的中藥, 如菊花、荷葉、竹葉、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長夏重視健脾祛濕

長夏與脾相應, 這個時候天氣悶熱多雨, 人體較易感受暑濕之邪。 脾性喜燥而惡濕, 若脾陽為濕邪所遏, 脾胃失其健運, 就會產生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病症, 所以飲食中可加用些健脾胃祛暑濕之品, 如茯苓、白術、薏米、佩蘭、藿香、扁豆、蓮子、白豆蔻等。

不應恣食生冷

夏季適當吃些冷飲, 可清熱消暑解渴。 但如果恣食生冷, 就易損傷脾胃陽氣, 違背“春夏養陽”的原則, 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陽氣已漸衰,

過食生冷會進一步損傷機體陽氣。

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 夏季又易感暑熱濕邪, 如常吃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運化功能, 出現食欲不振、腹痛、大便異常等症狀, 久之就會造成胃腸疾病。 女性有經、帶、胎、產的特殊生理現象, 易氣虛血虧, 所以女性更不能恣食生冷, 經期、產後更要注意, 過食生冷不僅傷害脾胃陽氣, 還可造成宮寒等病症。

飲食宜清淡

在夏季尤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因此時人體應季變化陽氣宣發, 常吃肥甘厚膩, 會加重脾胃負擔, 致脾陽虛弱而生痰濕。 清淡飲食中, 主食要以五穀雜糧為主, 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 肉類要少食、淡食。 烹飪宜清蒸、水煮, 少放油鹽, 儘量保持食物原味。

《孫真人衛生歌注釋》言:“三伏天, 食物尤要淡味節減, 使脾胃易於磨化, 則腹疾不生。 ”

注意飲食衛生

夏暑季節, 致病微生物極易滋生繁殖, 食物易變質、腐敗。 而且在夏天人們喝水多, 胃酸被稀釋, 消化道的防禦功能會減弱。 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 就很容易患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 因此, 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 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的發生, 謹防“病從口入”。

夏季吃什麼食物最養生

養陰生津:“瓜族”當家

材料:鮮絲瓜1條, 粳米100克, 白糖少許。

做法: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乾淨備用, 將粳米放入鍋內, 鮮絲瓜切成長2釐米、厚1釐米塊, 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 置武火上澆沸, 再用文火煮熟成粥, 加入白糖即成。 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 有清熱解毒, 涼血通絡功效。

清熱祛濕:苡仁赤豆湯

材料:苡仁、赤小豆各30克, 紅棗5枚, 白糖1匙。

做法:前2味洗淨入鍋, 加水2大碗, 小火慢煮1小時, 加紅棗、白糖煮30分鐘, 至豆爛離火。 當點心吃可清熱健脾, 利濕養肝。

防濕熱困脾:“五葉蘆根飲”最佳

材料: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3克, 枇杷葉、鮮蘆根、佩蘭葉各30克, 冬瓜60克, 白糖適量。

做法:將上料洗淨, 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湯代水約500ml, 再加入其藥同煎10分鐘, 調入白糖即成, 有芳香化濕健脾醒胃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