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坐月子喝母鸡汤适得其反

生完孩子就该坐月子, 这是每个中国女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妈妈婆婆的过来经验顿时成了宝。 可是只要想到接下来的30天, 不能乱动, 不能洗澡, 不少人就头皮发麻。 月子如何坐?这是个问题。

传统月子VS现代观点

生冷蔬菜都得禁吃?

不能吃凉的, 不能吃盐, 不能吃蔬菜、水果……坐月子快成了饮食“禁忌大全”。

相反, 汤要每天喝, 母鸡甲鱼要勤吃, 如果有条件, 现在那些蛋白粉、牛初乳也都可以上, 一个字:“补”。

权威解释:小心吃出蛋白尿

现在产妇每天大鱼大肉营养加了不少, 但便秘与肥胖也随之而来, 经常有人怀孕时没胖多少,

坐完月子人却肥了一圈。 其实, 类似的禁忌实在滑稽, 营养学家早就说过, 多摄入富含高纤维、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不仅使新妈妈远离不适, 也利于宝宝健康。

其实关于怎么吃, 吃什么还要根据自己实际的状况。 身体素质较好的新妈妈每天可吃蔬菜500克左右, 水果也可以进食葡萄、龙眼、樱桃等温热性水果。 对于脾胃寒凉的新妈妈, 则可把水果煮成水果茶饮用。

另外, 有些滋补品并不适合产妇, 比如最常见的蛋白粉, 如果是吸收能力有问题的病人, 通过这个可以保证身体的基本营养, 但城市里的产妇, 能吃得起蛋白粉的, 平时营养就不会差, 根本不存在蛋白质缺乏。 如果一下子摄入太多蛋白质, 容易造成肾脏负担,

坐完月子就出现蛋白尿甚至发生肾损害的也有其人。

“此外, 传统认为母鸡是月子里最适宜的食物, 其实不然。 ”吴江平介绍, 因为母鸡卵巢中存在不少雌激素, 而雌激素可能使催乳素效能减低, 结果反而造成新妈妈乳汁减少, 甚至发生回乳, “其实现在建议产妇, 要吃鸡也该选公鸡, 而且不要只喝汤, 应该多吃肉。 ”此外, 不少人喜欢做参鸡汤, 但现代人大虚的体质很少, 即使是产后, 是不是虚到要用人参补元气也完全看个人, 如果人参使用不当, 可能导致失眠、烦躁, 反而影响新妈妈的休息和恢复。 个别人服用人参后甚至会诱发出血, 所以人参最好在产后7天后再开始使用, 用前最好能请医生辨别产妇的体质,

多用温和的参类, 少用红参这种太强的补药。

绝对不能洗头洗澡?

传统月子说法中, 产妇不能乱碰水, 连牙都不能刷, 何况是洗头洗澡。 于是坐月子基本和蓬头垢面画上等号。

如今的新妈妈们大多不能忍受一月不洗澡的“酷刑”, 可是老人的意见也难违背, 只好偷偷洗, 不过她们心里也有点虚:万一落下什么病根可怎么办?

权威解释:产妇当然得洗澡

经过分娩的巨大消耗, 妈妈们早已大汗淋漓, 而且产后她们将更容易出汗。 如果不及时清除, 汗水污垢将直接成为细菌的繁殖地, 不仅妈妈们难以忍受, 母乳喂养的宝宝们也要直接面临食品安全问题。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 不管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 都容易出现感染, 而如果不及时做好清洁工作,

自身污垢培养出的细菌可绝对不会客气。

对策:传统医学认为, 分娩后的产妇极易感染风寒, 所以不推荐接触水。 但如今居室有空调、洗澡有热水器, 高科技产物让环境温度变得可控。 所以只要稍加注意, 就不会感染风寒。 建议刚分娩后, 只要产妇出汗就需要及时擦干净。 在产后4-5天, 产妇就可以正式洗澡。

洗前先将空调和热水温度设到合适温度, 不要洗澡时再调温。 洗澡必须有人在外陪伴, 洗澡时间只要6-7分钟, 冲净即可。 用淋浴可以防止泡在水中引发感染。 此外, 洗澡后头发要及时用电吹风吹干, 身体也要把水擦拭干。

月子里刷牙伤牙齿?

月子里不能沾水, 也包括了刷牙一项。 按照传统做法, 就连漱口都要减少,

更别说慢慢刷牙了。

小孙就不太能接受这个建议, 可是她的姐姐却亲身示范:“我现在牙缝这么大, 就是因为那时候我不听老人的话, 非要刷牙。 我刷得已经算少了, 一天一次, 可现在还是牙缝大、牙敏感。 ”吓得小孙决定, 只漱口, 不刷牙。

权威解释:不刷牙牙缝才大

产后的新妈妈一天到晚鸡鸭鱼肉、小米鸡蛋, 高糖高蛋白的饮食也不只滋养身体, 也滋养了口中的细菌, 特别是这些细软饮食, 难以起到咀嚼自洁的作用, 反而更容易粘在口腔里发酵产酸。 许多产妇反映生过孩子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 都认为是月子期内碰水刷牙造成。 殊不知这其实是牙周病的表现, 而之所以产生牙周病, 却正是因为她们牙齿清洁得不到位,

给细菌可作乱之机。

对策:新妈妈不止要刷牙, 而且应该比一般人更注意口腔清洁, 因为这时候她们的饮食次数增多, 种类细软, 都是让牙病滋生的“好条件”。 建议早晚刷牙, 同时每一餐后都要漱口, 建议都使用温水。 另外, 有的妈妈存在牙龈, 实在不好刷牙, 那么可以用纱布包住手指, 然后轻轻摩擦牙齿牙龈, 还可用些有清洁、消毒功能的含漱剂, 在进食后含漱。 但记住, 不管你用了何种漱口水, 都取代不了刷牙。

乱走动将来腰背痛?

民间有种说法, 认为“坐月子”要整天卧床休息, 即使下来走动也要减少, 尤其不能多用力, 否则容易受损, 将来腰背痛、腿脚病跑不了。

事实上, 的确有许多新妈妈在做完月子后, 从此开始经常腰痛。 于是她们也加入劝说队伍,告诉后面的新妈妈:“就是我不听话,经常下床跑动,现在才腰痛。”

权威解释:不肯动小心得血栓

“不动当然不行,曾经有个产妇,整个月子都没怎么动弹,结果到后来,走路总是拖脚,没力气把脚抬高,年纪轻轻步态就和老人差不多。而她还算运气,如果真是血脂高、血粘稠度高的人,更容易出现血栓。虽然产妇因为血栓引发意外的不多,但是久病卧床的病人中却经常有因为老不动、导致下肢血栓,最后发生猝死的病例,不能不防。”

吴江平介绍,产妇在经历了分娩这一过程后,体力消耗很大,身体虚弱,感到很疲劳,因此要注意休息。

但休息不等于完全不动。一个健康的产妇(包括做了小的手术如侧切等),在产后24小时即可下床在室内活动,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还可促进大小便通畅;此外,还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促进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等。不过,此时的活动还以轻微的康复活动为主,不要直接参与体力劳动。要知道活动和劳动是两码事,我们不要把产妇变病人,但也别把产妇当超人。

还有不少产妇感觉经常腰背疼、手肘疼或手腕疼,这其实和产后活动无关,往往是不活动才导致的。因为产后婴儿边吸奶边睡,喂奶时间长,妈妈维持坐姿太久;许多婴儿有日夜颠倒的状况,晚上哭闹不休,甚至要父母亲一整夜抱着走来走去,所以导致新妈妈各处疼痛。要避免这些情况,妈妈抱孩子要注意姿势,腰背要有依靠的地方,多换姿势,不要一个姿势维持太久。

狂吃母鸡导致不下奶

“我是为了多下奶才吃老母鸡的,妈妈说这是多少年下来的老经验,为什么到最后医生却说我不下奶就是因为母鸡吃多了?”张小姐非常想不通。

张小姐的宝宝刚出生1个月,因为家在南京,张小姐的月子得到了母亲的全心照顾,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毫不为过。为了给她补充营养,张妈妈每天给女儿煲汤,以老母鸡汤为主,其间换点其他汤来改口味。结果一个月子坐下来,张小姐吃了近20只老母鸡,人也养胖了一圈。

可是新的麻烦来了。本来张小姐的奶水不算少,可是到月子中期,她却觉得自己奶“下”得少了,于是更加多喝汤,没想到越喝越少,到月子尾声,奶水更是难下,只好给宝宝喝奶粉。

她为此咨询医生,可医生一句话堵了她:“谁说坐月子该吃老母鸡,应该吃公鸡!就是你这么狂吃老母鸡才不下奶的。”

坐月子能不能吃鸡?吃母鸡还是吃公鸡?张小姐彻底糊涂了。

附件:坐月子的基本原则

1.慎寒温

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但也别捂得过多,以免过热甚至中暑。

2.适劳逸

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于恶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产后初始,产妇觉得虚弱、头晕、乏力时,必须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建议每次时间不要长,但保证次数。

3.勤清洁

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4调饮食

首先是均衡,然后根据个人体质、恶露情况、哺乳情况、疾病问题来进行调整。

不同体质的产妇坐月子原则

1.寒性体质

特性

面色苍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软,频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适用食物

应吃较为温补的食物,如麻油鸡、烧酒鸡、四物汤、四物鸡或十全大补汤等,原则上不能太油,以免腹泻。

-忌食

寒凉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杨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龙眼、苹果、草莓、樱桃、葡萄。

2.热性体质

特性

面红目赤,怕热,四肢或手足心热,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黄稠,尿量少色黄赤味臭,舌苔黄或干,舌质红赤,易口破,皮肤易长痘疮或痔疮等症。

-适用食物

宜用食物来滋补,例如山药鸡、黑糯米、鱼汤、排骨汤等,蔬菜类可选丝瓜、冬瓜、莲藕等较为降火,或吃青菜豆腐汤,以降低火气。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钱煮猪腰汤即可,不会上火。

-不宜多吃

荔枝、龙眼、苹果。

-少量吃些

柳橙、草莓、樱桃、葡萄。

3.中性体质

特性

不热不寒,不特别口干,无特殊常发作之疾病。

-适用食物

饮食上较容易选择,可以食补与药补交叉食用,没有什么特别问题。如果补了之后口干、口苦或长痘子,就停一下药补,吃些上述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纯柳丁汁或纯葡萄汁。

于是她们也加入劝说队伍,告诉后面的新妈妈:“就是我不听话,经常下床跑动,现在才腰痛。”

权威解释:不肯动小心得血栓

“不动当然不行,曾经有个产妇,整个月子都没怎么动弹,结果到后来,走路总是拖脚,没力气把脚抬高,年纪轻轻步态就和老人差不多。而她还算运气,如果真是血脂高、血粘稠度高的人,更容易出现血栓。虽然产妇因为血栓引发意外的不多,但是久病卧床的病人中却经常有因为老不动、导致下肢血栓,最后发生猝死的病例,不能不防。”

吴江平介绍,产妇在经历了分娩这一过程后,体力消耗很大,身体虚弱,感到很疲劳,因此要注意休息。

但休息不等于完全不动。一个健康的产妇(包括做了小的手术如侧切等),在产后24小时即可下床在室内活动,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还可促进大小便通畅;此外,还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促进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等。不过,此时的活动还以轻微的康复活动为主,不要直接参与体力劳动。要知道活动和劳动是两码事,我们不要把产妇变病人,但也别把产妇当超人。

还有不少产妇感觉经常腰背疼、手肘疼或手腕疼,这其实和产后活动无关,往往是不活动才导致的。因为产后婴儿边吸奶边睡,喂奶时间长,妈妈维持坐姿太久;许多婴儿有日夜颠倒的状况,晚上哭闹不休,甚至要父母亲一整夜抱着走来走去,所以导致新妈妈各处疼痛。要避免这些情况,妈妈抱孩子要注意姿势,腰背要有依靠的地方,多换姿势,不要一个姿势维持太久。

狂吃母鸡导致不下奶

“我是为了多下奶才吃老母鸡的,妈妈说这是多少年下来的老经验,为什么到最后医生却说我不下奶就是因为母鸡吃多了?”张小姐非常想不通。

张小姐的宝宝刚出生1个月,因为家在南京,张小姐的月子得到了母亲的全心照顾,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毫不为过。为了给她补充营养,张妈妈每天给女儿煲汤,以老母鸡汤为主,其间换点其他汤来改口味。结果一个月子坐下来,张小姐吃了近20只老母鸡,人也养胖了一圈。

可是新的麻烦来了。本来张小姐的奶水不算少,可是到月子中期,她却觉得自己奶“下”得少了,于是更加多喝汤,没想到越喝越少,到月子尾声,奶水更是难下,只好给宝宝喝奶粉。

她为此咨询医生,可医生一句话堵了她:“谁说坐月子该吃老母鸡,应该吃公鸡!就是你这么狂吃老母鸡才不下奶的。”

坐月子能不能吃鸡?吃母鸡还是吃公鸡?张小姐彻底糊涂了。

附件:坐月子的基本原则

1.慎寒温

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但也别捂得过多,以免过热甚至中暑。

2.适劳逸

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于恶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产后初始,产妇觉得虚弱、头晕、乏力时,必须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建议每次时间不要长,但保证次数。

3.勤清洁

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4调饮食

首先是均衡,然后根据个人体质、恶露情况、哺乳情况、疾病问题来进行调整。

不同体质的产妇坐月子原则

1.寒性体质

特性

面色苍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软,频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适用食物

应吃较为温补的食物,如麻油鸡、烧酒鸡、四物汤、四物鸡或十全大补汤等,原则上不能太油,以免腹泻。

-忌食

寒凉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杨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龙眼、苹果、草莓、樱桃、葡萄。

2.热性体质

特性

面红目赤,怕热,四肢或手足心热,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黄稠,尿量少色黄赤味臭,舌苔黄或干,舌质红赤,易口破,皮肤易长痘疮或痔疮等症。

-适用食物

宜用食物来滋补,例如山药鸡、黑糯米、鱼汤、排骨汤等,蔬菜类可选丝瓜、冬瓜、莲藕等较为降火,或吃青菜豆腐汤,以降低火气。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钱煮猪腰汤即可,不会上火。

-不宜多吃

荔枝、龙眼、苹果。

-少量吃些

柳橙、草莓、樱桃、葡萄。

3.中性体质

特性

不热不寒,不特别口干,无特殊常发作之疾病。

-适用食物

饮食上较容易选择,可以食补与药补交叉食用,没有什么特别问题。如果补了之后口干、口苦或长痘子,就停一下药补,吃些上述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纯柳丁汁或纯葡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