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母菊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湖南藥物志》

【拼音名】Mǔ Jú

【英文名】flower of Mayweed, Mayweed

【別名】洋甘菊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西洋甘菊的花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tricaria recutita L. [M. chamomilla L.]

採收和儲藏:5-7月採收花朵與全草, 曬乾。

【原形態】西洋甘菊 一年生草本, 高30-60cm。 有香氣。 莖直立, 無毛, 上部多分枝。 葉互生, 二回羽狀全裂, 無柄, 基部稍擴大, 裂片細線形;上部葉卵形或長卵形。 頭狀花序異型, 排列成傘房狀, 直徑1.2--2.5cm, 著生於枝梢或葉腋, 花序梗長3-6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層, 綠色, 邊緣膜質, 全緣;花托長圓錐狀, 中空;舌狀花1層舌片白色, 生於花序週邊, 雌性, 先端平截或微凹, 白色;其內為和狀花,

多數, 兩性, 花冠先端4-5齒理解, 黃色, 冠簷5裂;花藥基部圓鈍。 瘦果長圓形或倒卵形, 通常有3-5條細肋;無冠毛。 花、果期4-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河谷曠、田邊。

資源分佈:產于我國新疆北部和西部。 北京、南京、上海栽培於庭園或野生於曠野。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祛風濕。 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喘;勢痹腫痛;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各家論述】《湖南藥物志》:驅風解表。 治感冒, 風濕疼痛。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