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困境時要問自己的4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 倦怠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它讓我們緊閉心靈, 沒有活力。 它讓我們有壓力, 疲憊, 有時甚至是生病。 但在此之前都是有征兆的, 就像我們經常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警示牌一樣——其中之一就是被困住的感覺。

當我們充實、受到鼓舞和挑戰的時候, 我們的干勁最高。 而當這種驅動力消失的時候, 倦怠離我們就不遠了。 如果你感到困境來臨, 你要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是什么讓我感到快樂?

關于“如何達到幸福狀態”的方法鋪天蓋地, 所以我們往往會著眼于“如何達到”, 而不是“你要什么”。 當你的生活刻板乏味, 你要想想是什么讓你最快樂。 它可以很簡單——比如在公園里遛狗, 或很深刻——去國際仁人家園做義工。 問題的關鍵是, 確定“什么讓你最滿足”, 可以幫助你追求你最好的生活。 研究表明, 在辦公室里, 工作的時候越快樂, 工作效率越高。

接下來我想要去哪里?

或者換句話說, 下一步你想做什么?一旦你決定了想要做什么, 就把它寫下來。 有研究發現, 記下你的目標, 會讓你更可能實現這些目標。 把你想要的, 轉化成實際可測量的東西, 你會更有堅持下去的動力——結果就是, 你會繼續前進。

最壞又能怎么樣呢?

出于對失敗的恐懼, 我們經常犯限制自己的錯誤, 由于我們對失敗的恐懼。 不過, 最壞的事情, 無非就是不成功。 赫芬頓郵報博主、作家邁克·利果里有幾句精辟之言——去做吧。 “生活總能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這是在讓我們吸取教訓。 ”他寫道, “那讓我們成長, 成為更好的人。 試想一下, 如果我們在嘗試新事物的時候, 知道一切將要發生的事, 那該有多無趣。 ”換句話說, 這是化失敗為神奇的機會。

我這么做值得嗎?

一句話, 值得。 但是, 如果你不覺得值得, 可能是因為你追求的目標沒有讓你那么快樂。 研究表明, 自我接納——其中一部分是你覺得自己足夠優秀——是快樂的關鍵, 但我們并不經常這么做。

心理學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蘇珊·拉赫曼指出, 找出什么讓你有這樣的感覺很重要, 這樣才能讓你繼續向前。 “感覺不滿足, 就是好的開始。 ”她在最近的“今日心理”博客中寫道, “一旦你明白, 有東西讓你覺得不值, 這就是一個過程的開始——一個你變得更加自信, 更加積極對待未來的混亂過程。 你原諒了止步不前的自己, 就是你開始感覺更好, 更輕送, 更放心的時候, 那時你會對自己的經歷體會更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