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絞痛的分型

患上心絞痛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冠狀動脈出現了供血不足的現象, 這樣時候患者會明顯的感覺到前胸會出現一陣一陣的疼痛, 當疼痛嚴重的時候會擴散到胳膊, 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其他的一些癥狀, 心絞痛在治療的時候, 醫生會根據患者患上心絞痛的具體的類型進行處理的, 其實心絞痛的類型還是比較多的。

(一)穩定型心絞痛

最常見, 其特點為由勞力誘發的心絞痛。 疼痛發生是由于有增加心肌需氧量的因素誘發, 其誘發因素、發作疼痛的性質、部位及程度、緩解方式等基本相同, 穩定無變化。

(二)不穩定型心絞痛

可分為:

1.初發勞力型心絞痛:指既往無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史, 在1個月內新出現的勞力性心絞痛。 或有過穩定型心絞痛但已數月不發生, 現再次發生時間未到1個月以上, 也可列入本型。 本型易發展為心肌梗死或猝死。

2.惡化勞力型心絞痛:原為穩定型心絞痛, 近1~3個月內癥狀加重, 活動耐量降低, 發作次數增加, 程度加重, 持續時間延長, 含硝酸甘油量增多, 癥狀緩解效果差, 但可除外心肌梗死。

3.自發型心絞痛:其特點為疼痛發生與體力活動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無明顯關系, 但與冠狀動脈痙攣,

冠脈血流量減少或冠脈血流儲備有關。 與穩定型相比, 心絞痛發作疼痛的程度重、時間長, 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緩解, 包括:

(1)靜息型心絞痛:發生于安靜休息時。

(2)臥位型心絞痛:發生于平臥休息或熟睡中, 多在半夜, 也可在午睡時, 發病時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緩解, 常需坐起或站立方可逐漸緩解。 既往可有慢性勞力型心絞痛史, 有多支嚴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 其冠脈儲備力明顯降低。 平臥時回心血量增多, 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也有認為是屬于重度勞力型心絞痛的表現。 本型可發展為心肌梗死或猝死。

(3)變異型心絞痛:其特點為發作有周期性, 且有定時發作傾向, 如固定于午間或凌晨睡眠中疼醒, 持續時間短則數秒, 長可達20~30分鐘, 程度重, 發作時心電圖有關導聯ST段增高, 疼痛緩解后ST段回降等電位, 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不增高。 此型與冠狀動脈痙攣有關, 可發生在正常冠脈, 也可在冠脈硬化或管腔狹窄的基礎上發生。 本型發展成心肌梗死的危險性較高。

4.梗死后心絞痛: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1個月內)出現的心絞痛。 臨床表現大多為自發性心絞痛。

心絞痛嚴重度分級:

采用加拿大心血管協會根據勞力型心絞痛的分類(1972年), 共分為4級。 Ⅰ級:一般體力活動(如步行和登樓)不受限, 僅在強、快或長時間勞力時發生心絞痛。 Ⅱ級:一般體力活動輕度受限。 快步、飯后、寒冷或刮風中、精神應激或醒后數小時內步行或登樓, 步行兩個街區以上、登樓一層以上和爬山, 均引起心絞痛。 Ⅲ級:一般體力活動明顯受限, 步行1~2個街區, 登樓一層引起心絞痛。 Ⅳ級:一切體力活動都引起不適, 靜息時可發生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