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生熟地豬骨湯

生熟地豬骨湯的做法是很簡單的, 我們準備好豬骨、生熟地、生姜等材料, 然后將豬肉進行焯水處理, 去除豬骨的血漬, 然后在將生熟地、生姜、豬骨以及蜜棗一起放進鍋里面進行慢燉一個小時就可以制作成生熟地豬骨湯了。 生熟地豬骨湯是可以促進身體恢復的, 還可以補充鈣元素以及促進骨骼發育, 適合孩子食用。

生熟地龍骨湯的做法

用料:生地5顆, 熟地5顆, 豬大骨一根半, 生姜3片, 蜜棗兩顆。

做法:

1、大骨砍兩半。

2、在熱好的鍋里不放油, 翻炒一下大骨, 好去掉血水。

3、湯鍋加入3/5的水并開大火煮沸。

4、把大骨、生熟地、生姜、蜜棗放入湯鍋。

5、煮沸后轉小火再煲兩個小時。

生熟地龍骨湯的保健價值

1、對溫熱病熱入營血之口干舌絳配玄參、黃連等同用, 如清營湯;對血熱毒盛斑疹紫黑, 配水牛角、丹皮等同用, 如犀角地黃湯;血熱妄行之吐、衄、便、崩, 經常與生荷葉、生艾葉、生側柏同用, 如四生飲。

2、對熱病傷陰、津傷口渴證, 可配麥門冬、沙參、玉竹等同用;陰虛內熱消渴, 配山藥、天門冬、枸杞子;陰虛內熱, 夜熱早涼, 配青蒿、鱉甲等同用;陰虧便秘, 配玄參、麥門冬同用, 方如增液湯。

3、年老體衰。 生地用于防治老年病, 已有很長的歷史,

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 它具有補而不膩的特征, 對老人陰、血、津液之耗兼有熱象者, 可謂首選之品。

注意事項:本品性寒滯膩, 脾虛腹滿便溏和胸悶食少者不宜用。

生地和熟地的區別

生地和熟地都屬于地黃, 只不過是一生一熟而已, 生地是被曬干的藥品。

《本草綱目》載:“地黃生則大寒, 而涼血, 血熱者需用之, 熟則微溫, 而補腎, 血衰者需用之。 男子多陰虛, 宜用熟地黃, 女子多血熱, 宜用生地黃。 ”尤其是熟地, 藥用“填骨髓, 長肌肉。 生精血, 補五臟, 利耳目、黑須發、通血脈”, 確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黃:多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 中間膨大, 兩段稍細, 長6~12cm, 直徑3~6cm, 有的較細, 長條狀, 稍扁而彎曲。 表面棕黑或棕灰色, 極皺縮, 具不規則的橫曲紋。 體重, 質較軟而韌, 不易折斷, 斷面棕黑或烏黑色, 有光澤, 具粘性。 味微甜。

生地性寒, 功能為涼血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 常用于治療骨蒸癆熱、咽喉燥痛、痰中帶血等癥。 由生地為主制成的六味地黃丸, 就是著名的補腎良藥, 臨床還常用于慢性腎炎、高血壓、神經衰弱、肺結核等病的治療。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 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烏黑色, 有光澤, 粘性大。 質柔軟而帶韌性, 不易折斷, 端面烏黑色, 有光澤、味甜。

生熟地龍骨湯的功效與作用及做法

生地制成熟地后, 藥性由寒變微溫, 其功能也發生變化, 成為補血藥。 熟地配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湯”, 常用于治療血虛癥。 熟地配白芍能養肝, 配柏子仁可養心, 配龍眼肉能養脾, 配麻黃則通血脈。 但熟地滋膩滯脾, 有礙消化, 故脾虛少食、腹滿便溏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