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保健常識 不口渴也要常喝水
最新研究顯示, 由於老年人大腦和機體在應對口渴的信號上不協調, 即便身體嚴重缺水, 也難讓他們覺得口渴, 在盛夏時極容易發生中暑。 因此, 老年朋友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時補水。

人的血液裡含有電解質, 人在活動、呼吸、排泄時都會喪失水分, 從而導致血液裡電解質濃度不斷增加, 進而刺激體內血液裡的化學感受器, 通過神經傳遞給大腦, 產生“渴感”, 提示人們喝水。
但隨著年齡的增加, 老年人各種器官功能都有所減退, 老人對各方面感覺比年輕人遲鈍, 表現在化學感受器上也是如此, 於是就會出現身體缺水卻不“口渴”的現象。 一旦不能及時補水, 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皮膚乾燥以及排泄不暢、便秘等現象, 易出現脫水、中暑, 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 因為缺水造成的血液濃稠將間接導致心梗、腦梗的發生。

所以老人不要等口渴再喝水, 要定時定量。 清晨空腹先飲水, 上午可安排兩次飲水, 如9點左右一次、11點左右一次, 下午也可根據活動安排兩次飲水, 晚上不要為避免夜尿太多而一口不喝, 因為夜間皮膚的蒸發、出汗、呼吸都會讓體內水分丟失, 可以喝200毫升左右的水。 此外, 運動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補水,
需要注意的是, 糖尿病患者也要適當多喝水, 但青光眼、腎功能不全的老人不要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