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臘八節有哪些習俗?吃什麼

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仍然保留著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習俗。 各地臘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 爭奇競巧, 品種繁多。

北京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 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 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 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 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 直到第二天清晨, 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 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 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吃完以後, 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

以驅邪避災, 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 而且, 臘八這天忌吃菜。 如果這天吃菜的話, 莊稼地裡就會雜草多。 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 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陝西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 人們不吃臘八粥, 而是吃臘八面。 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 把麵條擀好。 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肅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 煮熟後除家人吃, 還分送給鄰里, 還要用來喂家畜。 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 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 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 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寧夏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 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 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

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 和陝北一樣, 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 不吃菜。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 而是吃麥仁飯。 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 與牛羊肉同煮, 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 經一夜文火煮熬, 麥仁飯異香撲鼻, 十分可口。

江浙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 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 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 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 香甜味美。 據說, 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