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走路速度能預測壽命

多項研究表明, 久坐有害身體健康, 適當運動有助於減輕這種傷害。 最近, 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會臨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每坐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2分鐘, 能減少死亡風險33%, 而對於那些患有慢性腎病的人, 甚至能減少41%的死亡風險。

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243名“健康與生活方式”研究參與者的相關資料進行了分析, 這些人穿戴上運動感應裝置以測量活動水準。 研究人員利用統計手段檢查將久坐與其他活動搭配的效果。 結果發現, 每坐1小時站立2分鐘, 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而久坐後從事一些輕體力活動,

如四處走動或做家務能產生 明顯影響。

首席研究人員、猶他大學腎病學家斯裡尼瓦桑教授稱, “久坐不動會引起肥胖、營養不良和腎病等許多疾病。 因此, 根據研究結果, 我們建議每小時內增加2分鐘的走動, 再加上一些正常的活動, 每週應進行兩個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鍛煉。 中等強度鍛煉能強 健心臟、肌肉和骨骼, 並且帶來僅靠散步無法獲得的健康益處。 ”研究人員建議, 人們不應只站起來活動, 還應該遠離辦公桌, 如走幾步路, 泡杯咖啡。

走路快慢可預測壽命長短

據美國“奧普拉網”報導, 美國匹茲堡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 走路快慢可預測壽命長短。

研究涉及3.5萬名65歲以上老人, 結果發現, 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 死亡危險就 會下降12%。

比如, 在75—84歲的老年婦女中, 走路 最快的老人再活10年的幾率為92%, 而走路最慢的老人再活10年的幾率僅為35%。

新研究負責人斯蒂芬妮·斯圖登斯基博士表示, 走路速度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活力, 因為走路 涉及到身體諸多器官和系統, 如心臟、肺臟、肌肉、關節、 骨骼和大腦等。 她認為, 走路速度將成為醫生在診斷過程中判斷患者體質的重要依據之一, 速度慢意味著患者可能存在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有必要採取措施改善血 壓、飲食以及鍛煉等健康因素。

斯圖登斯基博士建議, 老人每年可自測一次走路速度。 可以在地板上畫一條4米線, 以正常速度從起點走到終點, 記錄下所用時間, 再除以4, 就可得出走路速度。 老人可將自測走路速度與上一年的資料進行比較,

發現變化過大時, 應該及時看醫生。

掃碼或關注微信公號jjkkxxg
回復【血管】即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