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中醫怎麼對症治療腹瀉

小兒腹瀉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 1歲以內者約占50%。 而全世界每年死于腹瀉的兒童高達500萬~1800萬。 在我國, 小兒腹瀉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見病、多發病。

因此, 除秋季外, 1歲以下的嬰幼兒在寒冷的冬天同樣容易發生腹瀉, 以輕型腹瀉來說, 患兒一日10次以內, 瀉黃色或黃綠色稀糊便, 或呈蛋花樣, 並可夾白色奶瓣, 精神較好, 體溫正常, 不出現脫水症狀。 通常中醫對輕型腹瀉的治療效果不錯。

中醫認為小兒腹瀉主要由多種原因引起脾胃失常, 清濁不分, 並走大腸而成泄瀉。 應予以“健脾燥濕止瀉”的治療方法。

內服藥:陳皮6克, 法夏6克, 茯苓6克, 神曲8克, 炒二芽各8克, 葛根6克, 廣木香5克, 扁豆5克, 厚樸5克, 蒼術5克, 山藥6克, 萊菔子8克等, 根據年齡大小, 具體用量可有所增減。

外用藥:應根據不同症型加以敷貼。

寒性腹瀉:吳萸、肉桂、小茴研末外敷肚臍(神闕穴)

熱性腹瀉:吳萸、黃連, 肉桂, 蒼術研末外敷肚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