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貝特類降脂藥

高血脂帶給人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現在患有高血脂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 尤其以老年人居多。 但是老年人本身就處於體質以及身體機能衰退的時期, 如果再患有高血脂的話, 就會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壓力和負擔, 嚴重的還會威脅到生命。 很多老年人平時都會服用貝特類降脂藥。 那麼, 貝特類降脂藥的功效及作用都有哪些呢?

貝特類降脂藥也就是苯氧芳酸類降脂藥。 其多數藥物的譯名中含有“貝特”二字, 如氯貝特、苯紮貝特、非諾貝特等, 故常將此類降脂藥物稱之為“貝特類”降脂藥。 此類藥物口服後容易被腸道吸收, 服藥1-2小時後即可在血液中測得其藥物濃度。 它們可通過增強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蛋白的分解, 同時也能減少肝臟中脂蛋白的合成, 從而降低血脂。 這類藥物的突出作用是顯著降低甘油三酯。 研究表明, 貝特類降脂藥除了主要通過糾正血脂異常來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之外,

還能通過防止血液凝固、促進血栓溶解、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炎症等調脂外的途徑來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在臨床上, 此類藥物常用於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和治療。

吃降脂藥時不可不知的9件事

並非血脂不高就不需服藥

有些冠心病病人化驗時, 血脂在化驗單上的正常範圍內, 可醫生還是給開了降脂藥。 原因在於, 血脂的正常範圍因人而異, 化驗單上的正常範圍主要適用于健康人, 而對於冠心病患者, 為降低再發冠心病或死亡的危險, 血脂的理想水準要低於化驗單上的正常範圍。 此外, 急性心肌梗死、中風急性期、感染及心力衰竭都可能影響血脂水準。 只有病情穩定3個月後, 血脂水準才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所以, 心梗急性期血脂不高只是一種假像, 醫生還得根據病人的病情應用他汀類降脂藥。

必須改變生活方式

飲食治療和改變生活方式是降脂治療的基石。 適量運動、控制體重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決定,

不提倡老年人過快減輕體重, 但運動和減重可使膽固醇下降4%~13%。

收效不能太心急

不是吃了降脂藥, 血裡的膽固醇馬上就會減少。 根據用藥種類和劑量的不同, 見效時間可能是1~2周, 也可能是1~2個月。

要堅持長期服藥

通常服藥1~2個月時, 降脂藥物會產生最大的降脂作用, 繼續服藥血脂不會進一步降低。 但如果停用降脂藥, 血脂又會回到治療前的水準。 因此, 降脂治療應該長期堅持, 降脂時間越長, 病人獲益越大。

選對服藥時間

由於膽固醇在晚上合成更多, 睡前服用他汀類藥的效果更好。 洛伐他汀應該與食物一起服用, 而洛伐他汀緩釋劑型則應當空腹服用。 如果需要同時服用他汀類和貝特類降脂藥, 推薦貝特類在早上服, 他汀類在晚上服, 以減少不良反應。

注意降脂藥的不良反應

研究發現, 僅有極少數老年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肌酶異常和肌病等不良反應, 如發生應停藥或換用其他藥物, 但需要遵醫囑進行藥物的更換或減量。 用藥期間有其他可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或嚴重情況,

如敗血症、創傷、大手術、低血壓和抽搐等, 應暫停用藥。

有聯合用藥應告知主治醫生

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藥物, 如胺碘酮、維拉帕米、地爾硫艸卓等可影響他汀類代謝, 並因此增加降脂藥的不良反應。 部分抗真菌藥物、克拉黴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以及環孢素、他克莫司等也都會造成副作用的增加。 因此, 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應告知醫生, 不建議同時服用維生素E, 因其可能減弱降脂藥的療效。

勿用中草藥代替降脂藥

由於中藥降脂的機制還不清楚, 療效也有待證實, 因此, 不能擅自代替降脂藥品服用, 以免耽誤病情。

定期監測肝功能、心肌酶和血脂

依據用藥起始劑量, 建議首次用藥4~8周複查肝功能、心肌酶和血脂, 以後每3~6個月再複查。如果能達到要求,則每6~12個月再複查。

以後每3~6個月再複查。如果能達到要求,則每6~12個月再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