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養肝為本
中醫的特色講究陰陽平衡, 中醫中所講的“五臟”, 肝為將軍之官是罷極之本, 肝又是屬木, 需要柔來化肝, 肝生血, 血脈不通會造成很多疾病,
中醫的特性是平衡。 中醫的“中”字, 不僅僅指中國醫術, 還包含了中庸之意。 《說文解字》注:“中, 內也。 從口。 上下通。 ”“庸, 用也。 從用從庚, 更事也。 ”“中庸”之意是通過變更調整, 使事物處於上下左右之間的最穩定狀態, 這種狀態即是平衡。
保持人的陰陽平衡, 人不會生病;恢復人的陰陽平衡, 病可以漸漸治癒。 這是中醫養生與現代醫學不同之處。 陰陽平衡可保持或恢復人體健康, 其道理在於人的細胞100多天更換一次。 人的陰陽平衡如同風調雨順的自然環境, 在這樣環境下長出的細胞是健康的, 可以取代那些消亡的、衰老的或病的細胞,
罷極之本是將軍本色。 《素問·六節髒象論》中講:“肝者,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氣。 ”《說文解字》注:罷讀bà。 歷代中醫界將“罷極”二字讀為罷(pǐ)極。 中國文字有的是一字多音、多義, 但是本文講的是罷(bà)極。 因為《素問·六節髒象論》後一部分講五臟的功能, 換句話說講五臟的積極作為。 尤其是在講完肝:“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氣”之後, 又講:“此為陽中之少陽, 通於春氣。 ”並且在後面重重加了一句:“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肝膽主木, 主動, 主生等。 “罷”字, 除了含有疲倦之義外, 還有一個特殊含義。 《說文解字》注:“罷, 遣有也。 從網、能。 是說有賢能的人落入(法)網,
肝中的“幹”字, 《說文解字》注:“幹, 犯也。 ”《爾雅·釋言》注:“幹, 捍也。 ”即捍衛。 《康熙字典》注:“幹, 盾也。 ”肝的造字與“將軍之官”的秉性十分貼切。 將軍必須智勇雙全, 如果有勇無謀匹夫也, 有謀無勇陰謀者。 故《素問》中講:“肝者, 將軍之官, 謀慮出焉。 ”肝者威武、勇猛所用者陽氣也, 謀慮所用者陰氣也。 肝為剛髒體陰用陽, 以謀慮為體, 以勇猛為用。 肝既是智勇雙全的將軍之官, 就有轉化矛盾的能力, 可以轉換“有”和“無”的關係。 在《道德經》中, 中國的老子對“有”和“無”的關係寫下了一段精彩的論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p#副標題#e#
轉化的條件是中庸柔肝, 化有為無。 現代醫家秦伯未先生在《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中講:“肝為剛髒,
我在臨床中, 從不考慮用什麼藥物去“化瘤”, 而是用養生的辦法恢復肝的平衡。 為此首先要瞭解患者失衡的原因,
清朝醫家葉桂先生在《臨證指南醫案》中寫道:“故肝為風木之髒, 因有相火內寄, 體陰陽用。 其性剛, 主動主升, 全賴腎水以涵之, 血液以濡之, 肺金清肅下降之令以平之, 中宮敦阜之土氣以培之, 則剛勁之質得為柔和之體, 遂其條達昌茂之性。 ”人整體臟腑平衡, 肝才可以發揮“將軍之官”的大智大勇, 把腫瘤這個“罪人”轉化為可以再吸收利用的“能者”, 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勝。
市面上說能夠戰勝腫瘤的藥物有很多, 但是從中醫的角度就需要從養肝開始!上面的文章說明了我們為什麼要養肝, 養肝的重要性,然而中醫的肝和西醫的肝是不同的,中醫的肝一般需要用用調理睡眠,多食酸物來調養。
養肝的重要性,然而中醫的肝和西醫的肝是不同的,中醫的肝一般需要用用調理睡眠,多食酸物來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