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老覺口渴當心患病

口乾舌燥的原因通常是明確的, 要麼是喝水少了, 要麼是鹹的食物吃多了, 還有可能是工作過於勞累。 然而, 如果你的口腔變成像撒哈拉沙漠那樣乾涸, 也有可能意味著健康隱患, 需要篩查一些疾病。 美國《預防》雜誌網站近日盤點了引發口渴的七個原因。

1.糖尿病。 糖尿病會增加患者脫水的風險, 特別是在病人還沒意識到自己患病時。 當血糖水準過高時, 身體會向腎臟施加更多的壓力, 讓它生成更多的尿液以 清除多餘的葡萄糖。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急症護理部門主任希瑟·羅森教授認為,

經常排尿就會引發口渴感。 這就會導致病人喝下更多的液體, 讓這一問題更為複雜化。 如果你出現了過度口渴和排尿增多, 以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疲勞或煩躁不安, 就需要做血糖測試以檢查自己是否患上了糖尿病。

2.尿崩症。 尿崩症也會造成脫水和膀胱過度活動。 尿崩症是由於體內的激素失衡, 影響到了水分的吸收。 由於病人最終通過尿液喪失了大量的水分, 而且無法控制, 為試圖彌補體液的損失, 因而會出現口渴感。 由於尿崩症分為幾種類型, 所以醫生會讓你做專門的測試以決定治療方案。

3.來月經。 女性在這段期間內如果有口渴感不必擔心, 這是完全正常的。 羅森教授解釋說, 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會影響到身體裡的保水量,

而且月經本身也會流失血液, 其結果就是出現口渴感這種代償性反應。

4.口乾燥症。 口乾燥症通常也被稱為口腔乾燥, 它經常被誤認為是過度口渴。 羅森醫生認為, 這是口腔黏膜的一種不正常乾燥, 其原因是唾液量減少或唾液的 成分發生了改變。 如果你的腺體無法生成足夠的唾液, 就會引發其他令人討厭的症狀, 如口臭、咀嚼困難和唾液黏厚。 口乾燥症可能是因為服用了一些處方藥的副作用, 如抗過敏藥物(苯海拉明或氯雷他定), 治療頭暈或暈車的藥物(氯苯甲嗪或茶苯海明);也有一些疾病會引起口乾燥症, 所以需要由醫生排查。

5.貧血症。 持續或突然間的失血(如月經量較多和出血性潰瘍)是貧血的常見原因。

患者體內紅細胞的流失速度要快于生成的速度, 因此會引發口渴感以彌補 體液的損失。 羅森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 月經量較多的一個常見但易漏診的原因就是甲狀腺功能低下, 這種內分泌功能紊亂會引起月經量較多的女性極度口渴。

6.低血壓。 持久的壓力會造成腎上腺功能低下, 嚴重時, 就會造成低血壓。 低血壓會引起頭暈、抑鬱、焦慮和極度口渴感。 口渴是人體向血液增加更多水分的方式, 以試圖升高血壓。 針對這個情況, 唯一安全且長期的解決辦法是學會解壓。

7.飲食。 紐約特種外科醫院營養師潔西嘉·科丁認為, 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蘆筍、檸檬、香瓜、生薑和西芹等)會讓人口渴, 因為它們會造成排尿量增多。

儘管這些食物有很多健康功效, 但它們導致口渴的副作用不容忽視。 人們可以食用更多可以吸收水分的食物, 如燕麥和糙米, 它們在烹飪過中吸收了大量的 水分。 ▲ (曹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