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秒殺病態症候群”向你襲來
眼下, 熱衷於網購的人都知道“秒殺”這個詞——2009年十大IT流行詞之一。 所謂“秒殺”, 其實就是將“限時搶購”的購物方式移植到了網路上, 是一種限定產品銷售時間的促銷手段。
因其操作方便快捷, 足不出戶就能夠以“無法想像的折扣”“搶”到所需要的商品, 故“秒殺”正受到越來越多網購族的青睞。
“秒殺族”越來越多, 這些網購者總想通過“秒殺”的方式獲取到又便宜又好的物品, 可由於不能以正確的心態理智地面對“秒殺”, 結果不少入倒在了“秒殺”的槍林彈雨之下, 陷入了“秒殺病態症候群”的泥潭中。
“秒殺”狂人:健康和婚姻受威脅 25歲的陸小姐在上海浦東一家企業任業務經理,
她說:“我相信‘秒殺’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物質感官上的刺激, 它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我們對事情的執著與堅持。
當然, 從我們買家的角度來說, ‘秒殺’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用少量的金錢買大量的東西, 在工資不漲的情況下, 這是很好的省錢之道。 ”
所以每天上午8點, 陸小姐就會準時守在電腦旁, 處理好自己的電腦, 保證速度夠快, 檢查自己的帳戶餘額, 然後一直關注購物網站的“新貨專區”, 一遍又一遍地刷新, 生怕錯過心儀的商品。
陸小姐說:“秒殺族的時間觀是以秒甚至更小的單位概念來計算的, 有時候錯過0.1秒都可能眼看著心儀的商品斷貨。
她的新婚丈夫鄧先生抱怨說, 自從參與秒殺超低價商品活動後, 自己的老婆已經出現週期性精神亢奮現象, 秒殺商品一上線她就立刻手腳冒汗, 在鍵盤上一頓狂敲。
“這些天, 我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老婆‘秒殺’到了商品, 那_天的家務活我就不用做了, 還可以得到其他的獎勵;可‘秒殺’不到, 我那幾天就要倒楣了, 不光要做家務, 還要面對老婆的一張臭臉。 ”
2010年1月中旬, 夫妻倆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那天, 陸小姐在網站的促銷頻道上看到下星期一有一款諾基亞5800手機, 標明“秒殺”售價僅為6元, 陸小姐為此興奮不已, 因為這是她心儀已久的一款手機。
為了確保自己的電腦配置和網速在眾多買家中處於領先水準,
到了那天上午, 陸小姐早早就坐在電腦前, 等待著11點開始的“秒殺”。 原本志在必得的陸小姐, 最終還是敵不過他人, 手機被別人“秒殺”了。
陸小姐真是鬱悶極了!為了“秒殺”到這台手機, 她做了那麼多準備, 還特地向公司請了半天假;結果還是沒“秒殺”到, 卻弄得精神緊張、周身脹痛、頭昏、脖子酸。
下線後, 陸小姐心情異常煩躁, 她憤憤不平地向老公發起了牢騷。 鄧先生好心勸她一句:“你整天沉迷於‘秒殺’, 東西秒殺不到也罷了, 卻還誤了工作、傷了身體, 值得嗎?”
陸小姐聽了, 不知怎麼突然發火, 啪的一聲把滑鼠重重地往桌面一摔, 與老公狠狠地吵了起來。
“走, 中午‘秒殺’去!”“秒殺”已成為好些城市女性熱衷的午休活動。 然而, 健康專家提醒:且慢, 且慢!沉迷於“秒殺”購物, 除了對人的生理造成負面影響, 還會對心理造成嚴重損害。
前不久, 上海的一位大學生在網上參加“秒殺”購物活動數小時後, 忽然感到視線模糊、頭痛、噁心, 最後全身抽搐。 送到上海仁濟醫院後, 他被醫生診斷為“光敏感性癲癇”。
仁濟醫院癲癇外科診療中心根據對1000多例癲癇患者的臨床診療統計表明, 近幾年, 由長時間使用電腦、觀看電視、打遊戲機等誘發的癲癇病例屢見不鮮, 這部分患者年齡大多集中在20餘歲至40餘歲之問, 大約占癲癇患者的三分之一。
研究表明, 癲癇發作是由大腦皮層異常興奮引起的, 誘發因素多種多樣, 包括疲勞、興奮、氣味和光刺激等。 其中, 由閃爍的光線刺激誘發的癲癇在臨床上被稱為“光敏感性癲癇”。
有關此類疾病的最著名事件要算1997年日本兒童的集體癲癇發作。 當時, 電視臺播放動畫片《皮卡丘》, 由於畫面強烈閃爍和色彩急劇變化, 當晚共有近700名日本兒童因癲癇發作就診。 後來, 陸續有青少年因玩電子遊戲而癲癇發作, 因此又有人稱此類疾病為“任天堂癲癇”。
“秒殺”的男一個後遺症是“視網膜中央靜脈栓塞”, 也就是俗稱的“眼梗”。 臨床症狀表現為晨起後突然視物模糊, 甚至伸手僅可辨認五指, 它屬於視網膜血管病。
“秒殺”族在長時間的“秒殺”中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
長時間“秒殺”後, 手腕疼痛、乾眼症、頸椎痛等不適也會找上門。 除此以外, 過分沉迷“秒殺”, 還會造成情緒不佳、易怒等不良心理疾病, 嚴重者還將出現突發性精神失常等狀況。
所以, 應理智地參與“秒殺”, 清醒地認識到“秒殺”本來就是一種遊戲, 應該以一種輕鬆平常的心態參與, 這樣才不會有過大的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