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酮體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人體中是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的, 例如鈣鐵鋅等等, 而這些微量元素也是有好有壞, 有的可以幫助人體發育, 有的卻會傷害人身體。 酮體這是我們人體肝臟中的一種物質, 其屬於脂肪分解的一種產物。 酮體這種物質對於人體就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酮體是什麼意思?

酮體在肝臟中, 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醯乙酸、β-羥基丁酸及丙酮, 三者統稱為酮體。 肝臟具有較強的合成酮體的酶系, 但卻缺乏利用酮體的酶系。

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 而不是高血糖的產物。 進食糖類物質也不會導致酮體增多。

在饑餓期間酮體是包括腦在內的許多組織的燃料, 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酮體其重要性在於, 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 除葡萄糖和酮體外的物質無法進入腦為腦組織提供能量。 饑餓時酮體可占腦能量來源的25%-75%。

酮體合成

酮體在肝細胞的線粒體中合成。 合成原料為脂肪酸β-氧化產生的乙醯CoA.肝細胞線粒體內含有各種合成酮體的酶類, 特別是HMGCOA合酶, 該酶催化的反應是酮體的限速步驟。

兩個乙醯輔酶A被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 β-氧化的最後一輪也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

2.在乙醯乙醯CoA再與第三個乙醯CoA分子結合, 形成3-羥基-3-甲基戊二醯CoA。 由HMG CoA合成酶催化。

3.HMG

CoA被HMG CoA裂解酶(HMG CoA lyase)裂解, 形成乙醯乙酸和乙醯CoA。

4.乙醯乙酸在β-羥丁酸脫氫酶(β-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的催化下, 用NADH還原生成β羥丁酸, 反應可逆, 注意此處為D-β-羥丁酸脫氫酶催化, 不催化L-型底物。

5.乙醯乙酸自發或由乙醯乙酸脫羧酶催化脫羧, 生成丙酮。

乙醯乙酸和β-羥丁酸都可以被轉運出線粒體膜和肝細胞質膜, 進入血液後被其它細胞用作燃料。 在血液中少量的乙醯乙酸脫羧生成丙酮。

酮體分解

1. 羥丁酸可由羥丁酸脫氫酶氧化生成乙醯乙酸, 在肌肉線粒體中被3-酮脂醯輔酶A轉移酶催化生成乙醯輔酶A和琥珀酸。 也可由乙醯乙醯輔酶A合成酶啟動, 但前者活力高且分佈廣泛,

起主要作用。

2. 丙酮由於量微在人體代謝上不占重要地位, 而是隨尿排出體外, 當血中酮體顯著增高時, 丙酮也可從肺直接呼出, 使呼出氣體有爛蘋果味。

與胰島素

肝內的NEFA是酮體的主要來源。 血漿中胰島素濃度輕度增高就會明顯抑制血漿NEFA和酮體的生成。 因此, 當出現酮體酸中毒的時候, 胰島素被當成首選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 很多患者正在使用胰島素的情況下, 仍然出現酮症。 所以, 從預防的角度看, 嚴防饑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