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物易傷腎
劑量過大、療程過長是用藥後出現腎臟損害最主要的原因
醫學研究結果顯示, 我國的腎臟疾病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其中很大一部分與藥物使用不當有關。 一旦發生藥源性腎損害, 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輕則損害腎功能, 誘發腎炎;重則造成腎壞死、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 嚴重時甚至可能致人死命, 必須警惕。
引起腎損害的常用藥物主要有: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 這類藥物使用時間超過10天后, 腎損害的發生率會明顯上升。
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磺胺類藥物:如複方新諾明, 服藥後易產生結晶而引起梗阻性腎病, 出現血尿、腎絞痛、甚至急性腎衰, 特別是脫水及老年患者, 更易發生。 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時應多飲水, 並服用碳酸氫鈉(小蘇打)片鹼化尿液, 以減少對腎的損害。
造影劑:是近年來應用比較廣泛的藥物, 由它引起的急性腎功能損害也越發常見。 造影劑的高滲性可加重腎缺血, 也可直接對腎臟產生毒性。 由於造影劑是過敏原, 可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而累及腎臟。
中草藥:一般人認為服用中草藥安全、無毒副作用, 實則有些中草藥因服用超量或在禁忌情況下應用,
此外, 氫氯嚷嚷、呋塞米等利尿劑均有潛在的腎毒性, 而大劑量間歇療法或停藥後再次服用利福平, 也有可能誘發急性間質性腎炎和急性腎小管壞死等腎臟疾病, 都得格外小心。
通常來說,
此外, 患者用藥時必須經常做腎功能檢查, 以便及時發現藥源性腎病的早期表現。 如果發現有腰酸無力、小便異常、四肢浮腫、容易疲乏、血壓增高等腎病徵兆, 須停藥或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以盡可能減少藥源性腎病的發展惡化。
(《長壽》 孟昭群文 )
更多藥品知識歡迎進入新浪健康藥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