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歷史起源
在生活中, 人們對刮痧都還是相當的熟悉的, 憑藉刮痧來實現對身體的保健, 其實刮痧的歷史是很悠久的, 從舊石器時代開始, 刮痧就開始出現了, 隨著人們的進一步研究, 歲月的積累, 成就了現在的刮痧技術, 變得系統化, 在民間廣泛流傳。
傳統中醫中, 刮痧依賴于中醫哲學, 得益于傳統中醫學說的滋潤, 發展成為一種在中國養生技術中相當的核心的一個技術, 在改善人體局部內迴圈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的, 目前刮痧已經發展為一種系統化, 精密化的養生哲學了。
刮痧療法的雛形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人們患病時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 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 通過長期的發展與積累, 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 砭石是針刺術、刮痧法的萌芽階段, 刮痧療法可以說是砭石療法的延續、發展或另一種存在形式。
隨歷史之發展, 刮痧未能像針灸等療法一樣得以系統發展, 而是流於民間。
清代《痧脹玉衡》王庭《序》中所說:“先是鄉人用糞穢感痧, 例制用錢蘸油而刮, 然行之大都為婦人, 為名醫所不及”。
刮痧最初適應證僅為痧證, 痧證的記載較早見於宋代王榮《指述方瘴瘧論》稱之為“挑草子”。 元代醫學家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對痧證的描述:((/乙腹絞痛、冷汗出, 脹悶欲絕, 俗謂攪腸沙“。
在明代醫書中, 多沿用了危氏的說法, 但將“沙”字變為了“痧”。 如明代張鳳逵在《傷暑全書》中載有“絞腸痧”一症。 清(康熙年間)郭右陶《痧脹玉衡》使痧病的證治始備, 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脹玉衡。 痧原論》中指出:“症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 痧從穢氣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
《痧脹玉衡》將痧病分為遍身腫脹痧、悶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撲鵝痧、傷風咳嗽痧、痘前痧脹等4 5種痧病痧病主要由於氣候因素如夏日暑氣炎蒸, 燥氣熾灼, 間或淫雨謅綿, 忽而烈日蒸曬, 所釀不正之癘氣, 流於天地間, 人在氣交之中, 觸其毒者, 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 痧病的盛行季節, 以夏、秋為最, 春次之, 冬極少見。
刮痧主要流傳與民間, 其選材簡單, 操作簡單, 但是效果很好, 這些特點很好的滿足了人們的需要, 讓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定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