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見因素竟是食道癌“幫兇”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胸外科主任醫師 吳旭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李曉姍
日前,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了一例長達22.5cm的超大食管癌手術。 經過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查實, 這屬於被切除的最長的食管癌。 該中心胸外科主任醫師吳旭表示, 愛吃火鍋、喝功夫茶, 以及有長期吸煙和酗酒史的人, 家族成員有食管癌患者的人, 屬於食管癌高危人群, 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
個案 因吞咽困難被確診為食管癌
患者為60歲的男性, 進行性吞咽困難四個月, 體重驟降54斤, 手術前喝米湯都很困難, 此後咳嗽加重, 咳嗽時感到胸部憋悶, 並出現高燒。 成年男性食管長約21-30釐米, 檢查發現, 該患者的癌變部分占了4/5, 屬於超長食管癌。 而且患者食管癌直徑最粗達7.8釐米(正常食管直徑為2-3釐米), 嚴重擠壓氣管,
整個手術歷時18小時, 為尋找腫瘤的間隙, 手術團隊讓病人變換了6次體位, 步步將腫瘤從三根大血管中剝離出來, 並小心地從氣管處移開。 最終順利完成。 術後第11天, 患者出院。
發現 患上食管癌, 燙、辣、酒是“幫兇”
在我國, 食管癌的發病率為惡性腫瘤中的第四位, 喜食辣火鍋、滾燙的食物是重要誘因。 比如在廣東省, 潮汕、梅州地區是食管癌的高發地, 與該地區群眾喜好喝滾燙的功夫茶、吃醃菜有一定關係。
為何喝過燙、愛吃辣的人易患食管癌呢?據一項研究發現, 飲用溫度為65℃-69℃茶的人群, 患食道癌的風險是飲用溫度低於60℃者的2倍;飲用70℃或溫度更高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風險則比正常人高出了8倍。
他解釋, 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 食道壁黏膜只能耐受50℃-60℃以內的食物溫度, 如果食物溫度在70℃-80℃, 很容易燙傷食道壁黏膜。 黏膜在熱刺激下不斷增生的同時還會增厚, 增厚的黏膜對熱刺激、辛辣刺激反應會越來越不敏感, 這樣使人越來越不怕燙、辣, 從而吃得更燙、更辣, 口腔黏膜就會越來越厚, 形成惡性循環, 加倍增加癌變的可能, 容易誘導食道癌的發生。
另外, 吳旭從自己完成的多例超長食管癌的手術總結出, 這些病人都嗜好飲酒, 長達二三十年以上, 並且酒量大, 多數每日半斤至一斤白酒, “他們所患的食管癌都比較長, 多數超過8釐米, 這種食管癌就屬於超長食管癌, 兇險且進展快。 ”
建議 高危人群每年做胃鏡
食道癌的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
如何加以鑒別?他表示, 這種哽噎感會自行消失, 但又會反復發作, 在患者情緒激動時更為明顯, 千萬不要等到吞咽困難後才來就診, 因為一旦出現吞咽困難, 病情很有可能已經發展到中期甚至晚期。
吳旭提醒, 如果有食管癌家史的抽煙喝酒者, 且年過40歲, 一旦進食中出現吞咽不暢或有異物感, 或老年人出現連續性打嗝, 長時間不緩解等異常表現, 應引起重視, 及時到醫院進行胃鏡、食管鏡檢查, 以排除癌症的可能。
Tips
導致食道癌疾病的因素 有哪些?
因素一:飲食習慣
食道癌的發病與人們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如果食物粗糙、質硬、進食過熱、過快、飲用濃茶、多吃辣椒、蒜、醋等刺激性食物及飲酒、吸煙等, 都有可能引起食道癌。 食道癌具有顯著的家族聚集現象, 高發區連續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屢見不鮮, 但食道癌絕對不存在遺傳, 而與家庭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素二:環境因素
我國調查發現, 在高發區的水源中, 硝酸鹽、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含量顯著增高。 化學物質致癌, 其中最為代表性的就是亞硝胺類化合物, 這些物質在胃內易合成致癌物質亞硝胺, 從而導致食道癌。
因素三:營養缺乏
食道癌與動物蛋白質、新鮮水果和蔬菜的低攝入有較強的地理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