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發燒出汗有哪些好處呢?

人出汗是一種正常的新陳代謝反應, 出汗可以排除體內的毒素, 促進體內的水迴圈等等很多好處。 在平時, 我們可以通過運動來排汗, 對身體比較有利。 可是如果在發燒的時候, 大家應該都清楚, 把汗排出來是退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發燒出汗都有哪些好處呢?

人的汗腺最發達, 人的出汗可分為三種:

(1)溫熱性出汗, 是由外界溫度升高而引起的, 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 全身其他皮膚都可出汗。 通過出汗發散熱量調節體溫。 夏天坐著工作, 每天的發汗量約為300克;體力勞動時可提高10倍;

(2)精神性發汗, 是由精神興奮或痛覺刺激等原因所引起, 發汗主要見於手掌、足趾和腋窩3個部位。 人在精神緊張時手心會出汗, 即屬於精神性出汗。 精神性出汗從加刺激到發汗的潛伏期極短, 只有數秒到20秒。 所以在緊張、恐懼、興奮等精神因素影響下, 神經衝動從大腦皮質傳遞到手掌小汗腺部,

乙醯膽鹼的濃度升高, 導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動短期內迅速增強, 即產生手掌精神性出汗。 也有學者認為另有精神出汗中樞, 常保持有興奮性, 一加刺激後即產生反應性出汗。 精神性出汗在掌蹠處表現最為明顯, 也可見於手背、頭面、頸部、前臂和小腿等處。 少數人在高度精神緊張時, 甚至會出現汗如雨下, 汗流浹背的全身大汗情況。 在恒溫動物中, 山羊和兔都不出汗, 貓和狗僅在足趾、牛和豬僅在鼻端出汗。 這些不出汗的動物是通過淺促吸呼散熱來調節體溫的。 馬、驢、騾幾乎全身都出汗;除趾球以外的汗腺都屬於頂漿分泌腺 ;在人類, 僅限於腋窩部位有頂漿分泌腺, 其他全是外分泌汗腺。 動物足蹠的出汗,
認為在捕捉獵物時可防止滑脫, 是生活上的適應現象。 汗腺的分泌神經是交感神經, 是膽鹼能神經纖維。 出汗中樞隨動物而異, 有的在脊髓, 有的在丘腦下部(溫熱性出汗)等。 人的精神性出汗中樞推測是在大腦皮層。 汗液約含0.2%的氯化鈉外, 還含有K+、丙酮酸、乳酸、糖、肌酸酐和氨等。

(3)味覺性出汗。 屬於一種生理現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薑、可哥、咖啡 )後引起的多汗。 出汗/發汗療法 “出汗療法”是祖國醫學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中醫學認為“發熱出汗”不僅痛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 提高精神和恢復體力, 而且具有可以調節神經的功能,擴張周圍小血管, 改善微循環系統, 促進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

使內邪隨蒸發的汗液排出。

發燒出汗好嗎?

發燒降溫的辦法是利用對流和蒸發。 對流就是讓患者處於通風的房間, 用冰擦全身降溫或泠毛巾敷額頭。 而降溫較速度快的是蒸發, 以藥物促使患者排汗, 從體內排出的汗液帶走大量的熱量, 使體溫迅速下降至正常, 達到退燒的效果 出汗肯定是因為你吃了退燒藥。 只有吃了退燒藥, 出汗才能把熱量帶出體外。 才能通過汗水把體溫降下來。 如果你吃的量大了, 就有可能出汗不止。 現在如果老是出汗, 不是好事, 當務之急是別因為出汗多而出現脫水, 要趕緊補水, 多喝開水, 但不要喝涼的, 要喝溫的。 這樣一是補水, 避免虛脫, 二是通過出水把胃裡的餘藥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

減少身體的吸收。 每個人發燒的時候都是這樣:升溫的時候, 覺得冷, 打寒顫, 這時需要保暖。 當體溫有最高溫降至正常的時候, 這時開始出汗, 需要多喝水, 可以適當減些衣物。

可見, 發燒時排汗是退燒的一個重要方法, 大家可以通過多喝熱水, 適當保暖來促進汗液的排出, 把熱量帶走來降低自身的溫度。 除了要排汗, 人在發燒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按時吃藥, 避免著涼, 清淡飲食, 讓自己的身體早日恢復到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