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中樞性高熱,兩大處理方法早瞭解

中樞性高熱的特點是患者會出現持續39度, 體溫在24小時上升, 這種症狀會嚴重文集人類的生命健康, 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意識障礙、偏癱等等的併發症, 所以當出現這種症狀時, 一定要早點引起重視。

一、退熱的處理:以物理降溫為主

1.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一般酒精濃度為30%左右, 擦浴時可先上肢後下肢, 一側擦完換另一側, 最後擦腰背部。 但在擦浴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病人變化, 如有體溫下降, 寒戰, 面色蒼白, 口唇青紫等徵象時, 應立即停止擦浴, 並應蓋上被子保暖。

2.溫水擦浴、

3.冰墊冰帽降溫: 冰袋或冰帽降溫, 將冰塊放在塑膠袋內, 紮緊口, 放置在大血管處, 即兩側腋下, 大腿根部, 頸部及頭部, 1小時更換1次。 還可採用頭戴冰帽進行降溫治療。 而在應用冰袋或冰帽進行治療時, 應注意用紗布保護耳朵, 以防凍傷。

4冰水灌腸等。

5.冰水靜脈滴注:方法:將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置入冰箱, 降溫至0~10℃時取出液體用棉套保溫。 “靜脈輸液法”把低溫液體輸入患者體內, 40~60gtt/min, 液量為500~1 500ml。 輸液開始即行特護及床邊T、P、R、BP及ECG、CBA(腦血流動力學)監護。 對照組中年齡35~55歲者輸入0~4℃液體1000ml, 60gtt/min;年齡56~75歲者輸入5~10℃液體500ml, 40gtt/min。 效果:28例在滴注低溫液體後30min體溫開始下降,

1例15min、1例2h後開始下降。 所有病例在6h後下降至37.5℃以下。 但維持時間不長。 1例在體溫正常15h後又開始升高;27例維持正常體溫達24h以上;2例在體溫正常後未再升高至康復。 靜滴低溫液體的併發症:①局部疼痛:觀察組中1例訴靜脈穿刺處疼痛, 更換穿刺部位後緩解;對照組無此症狀。 ②體溫驟降或體溫不升:觀察組中1例發生體溫驟降, 經調慢滴速後體溫控制在正常範圍;對照組無此症狀。 提示輸注低溫液體時, 應嚴密觀察體溫變化, 並根據體溫下降程度, 控制滴速與輸液量。

6.中醫治療:①安宮牛黃丸1丸, 用溫開水50ml左右研細後灌服或自胃管注入, 每日1~2次, 連用2~3天至熱退神清後停用;②冷中藥製劑灌腸:(灌腸1號):大黃30g, 黃連10g, 黃柏20g, 梔子30g, 金銀花40g, 石膏30g, 知母20g, 粳米30g, 麥冬30g, 甘草10g。 水煎至800ml左右, 放入冰箱製冷, 使溫度降至12~15℃, 500ml一次性灌腸, 300ml保留灌腸30min。 3h重複1次。 中醫理論:本病雖以高熱為主, 但實屬中醫“中風、中臟腑”範疇;病機為肝陽化風, 氣血上逆, 痰火阻竅;治則為清肝息風, 化痰清熱, 醒腦開竅。 安宮牛黃丸中含有牛黃、犀角、麝香、郁金、黃芩、黃連、珍珠、雄黃等藥,

具有清熱解毒, 豁痰開竅之功, 甚合本病病機及治則。 “灌腸1號”方中金銀花、黃柏、黃芩、梔子、大黃具有清熱解毒, 瀉火燥濕之效, 藥理研究證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細菌均有較強抑制作用。 其中大黃還具有攻積導滯, 活血化瘀的作用, 瀉, 能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 清除內毒素及致熱源, 減少致熱因數的產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即中藥白虎湯, 能清熱生津, 退熱效果顯著;熱盛容易傷陰, 故加麥冬養陰生津。 12~15℃的冷中藥製劑灌腸, 還能直接帶走豐富的直、結腸血管內的熱量 體質虛弱的老年患者, 使用解熱藥需慎重, 防止虛脫。 條件許可又有適應證時, 可選用亞低溫療法。
有報導, 中樞性高熱與腦內多巴胺受體功能失調有關, 故使用該受體的激動劑溴隱亭可能有效。

二、人工冬眠療法:

人工冬眠的原理:嚴重的外傷,感染,中毒或精神創傷,均得引起過度應急反應.過度應急反應對原發病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人工冬眠療法旨在減輕機體的過度應急反應,使機體處於冬眠狀態,降低代謝,減輕細胞耗氧,改善微循環,免予細胞遭受嚴重損害,給原發病的治療爭取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