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的做法
相信很多人對鹿筋的瞭解並不多, 或許很多人是聽過但沒吃過, 也有很多人則是吃過, 但不知道如何製作鹿筋。 鹿筋就是所謂鹿腳的肌腱, 是一種珍稀的原料。 鹿筋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對人體非常有益, 鹿筋最具代表的功能就是壯筋骨、對男性同胞具有壯陽、補陽的功效, 對風濕關節疼痛、手足無力, 手足麻木以及胃寒等症狀有一定顯著的輔助療效。
鹿筋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但是因為其稀少而顯得非常珍稀, 而且價格不菲, 市面上一般很難買到新鮮的鹿筋, 大多是幹的鹿筋。 那麼對於如此珍稀的鹿筋又該如何製作食用呢?如何烹飪才能更好的發揮鹿筋對人體特有的功效?相信很多人對此都非常感興趣, 下面我們一起分享下文鹿筋的做法。 一起看看如何烹飪鹿筋。
煮鹿筋法
1.鹿筋水發, 下鍋煮之, 至半熟後撈起, 用刀刮去皮, 骨取淨,
2.鹿筋水發1-2小時, 加少許鹽泡24小時或鮮鹿筋加調科鹽適量, 文火或高壓鍋煮熟, 可做紅燒, 涼拌等其它動物筋同祥食法。
花生鹿筋豬骨湯
陰雨連綿、乍暖還寒時, 在南方的人們特別容易感覺腰酸背痛, 四肢麻痹。 花生煲鹿筋豬骨湯氣味香濃甘醇, 具補脾暖胃、強筋壯骨的功效, 既合乎“春夏養陽”的補脾胃原則, 又能治春困春濕時的筋骨酸痹。 廣東民間還常以它輔助治療慢性腰腿痛,
用料:花生200克、鹿筋100克、豬骨500克、紅棗6個、生薑3片。
花生性平味甘, 具醒脾開胃、理血補血、潤肺利水和健腦抗衰等功效。 它被全世界公認是一種植物性高營養食品, 稱為“長生果”、“植物肉”和“綠色牛奶”。 廣東人常以它為煲湯的原料, 且四季皆宜。 鹿筋, 又稱為鹿蹄筋, 性溫, 味淡、微鹹, 入肝、腎經, 功能強壯筋骨, 祛風濕, 《本經逢原》說它:“大壯筋骨, 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豬骨性平, 味甘、鹹, 有填精補髓, 強體壯骨的功效, 在此處作為藥引的作用, 助鹿筋的功效之發揮。 大棗性平味甘, 有滋養血脈, 保護肝臟的作用, 不僅可作鮮果, 也可作為乾果, 還可作為膳食的配料的一味重要的中藥, 也可作為藥引或補品使用。
製作方法:
花生、紅棗去核後, 洗淨, 稍浸泡;鹿筋洗淨, 溫水浸泡至軟;豬骨洗淨, 用刀背敲裂。 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花生、鹿筋可撈起, 拌入醬油佐餐用
續斷腳筋湯
用料:冬蟲夏草40克, 花膠80克, 鹿腳筋150克, 川續斷15克, 生薑2片, 紅棗2枚。
製作方法: 花膠預先浸透發開, 用水洗淨, 切塊。 鹿腳筋發脹後, 去筋膜, 切段。 冬蟲夏草、川續斷、生薑、紅棗分別用水洗淨, 生薑去皮, 切片;紅棗去核。 煲內加入適量水, 用猛火煲至水開, 後放入全部材料, 用中火約煲3~4小時, 加少許鹽調味, 即可飲湯及吃鹿筋。
功效:補腎益精 強壯筋骨, 此湯有滋陰補腎 、壯腰強筋骨的作用。
鹿筋蒸雞腳
用料:幹鹿筋200克, 雪蓮花3克, 蘑菇片50克, 雞腳200克, 火腿25克, 另外有味精、料酒、薑、蔥白、精鹽、高湯各適量。
做法:將鹿筋用冷水洗淨, 加入開水, 浸泡, 水涼再換, 反復多次, 待鹿筋發漲後才能使用;姜切片, 蔥切段;將發好的鹿筋修淨筋膜, 切成指條塊下鍋, 加入蔥薑、料酒、水, 將鹿筋煨透取出, 鹿筋放入盤子裡;雞腳用開水燙透, 脫去黃衣, 斬去瓜尖, 拆去大骨, 洗淨後放入盤子內;將雪蓮花洗淨後用紗布袋松裝放入盤子內, 面上再放火腿片、蘑菇片, 加入高湯、料酒、薑、蔥上籠蒸至鹿筋熟軟時取出(約2小時)濾出厚汁,
以上幾點就是關於鹿筋的做法的簡單介紹, 相信通過以上幾點的簡單介紹大家對如何製作鹿筋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 鹿筋本身就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結舌上文推薦的幾種烹飪方法選取不同的食材製作鹿筋, 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鹿筋對人體特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