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多喝粥有哪些好處
煮粥時, 米中所含的澱粉充分糊化, 營養成分都溶在水中, 胃腸可充分消化吸收, 不僅適合老人、小孩、病人, 更適合忙碌的現代人。 難怪李時珍說粥“與腸胃相得, 最為飲食妙品。 ”
名醫、名著與名粥
米湯送藥能增效。
中醫醫聖、漢代名醫張仲景非常重視粥的作用, 在其《傷寒雜病論》中, 有很多米藥同用或藥後食粥的論述, 認為用米湯送服藥物可以增加藥效。
谷皮粥治腳氣病。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有“食治”專節, 收集了民間用谷皮糠粥防治腳氣病、羊骨粥溫補陽氣等著名粥食方。
生薑粥治嘔吐。
宋代對藥粥治療養生更為重視。
枸杞羊腎粥壯陽。
元朝禦膳醫忽思慧在《飲膳正要》裡記載了不少滋補強壯、延年益壽和防治疾病的藥粥方, 如“補脾胃, 益力氣”的乞馬粥, 其實就是用羊肉和高粱米煮成的稀粥, 有“治陽氣衰敗、五勞七傷”的枸杞羊腎粥, 有“治虛勞、骨蒸久冷”的山藥粥等。
扁豆紅棗粥養胃。
延至今代, 我國許多知名老中醫, 也都有用藥粥治病的習慣。 著名老中醫岳美中非常推崇“黃芪粥治療慢性胃炎, 蓮子、芡實粥治療遺精, 扁豆紅棗粥補脾胃。 ”
神仙粥治感冒。
沈仲圭老中醫喜用“神仙粥”治療感冒風寒。 具體做法及食用方法為糯米一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