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所喜歡的這一食物竟是一級致癌物,不怕死的就繼續吃
牛奶致癌、草莓致癌、速食麵致癌……每隔一陣子, 類似的傳言就跳出來撥動人們本就緊繃的神經。 這些我們常吃的食物被冠以“致癌”之名, 有些人更是“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食物致癌”的說法五花八門, 到底哪些食物有致癌依據?它們的“致癌等級”如何?對此, 《生命時報》特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鐘凱, 為你撥開迷霧。
致癌物分4個等級
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 它的範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
1965年,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開始了確定致癌物的工作, 並于每年發佈更新致癌因素的資訊, 最終, 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 其中不少與食物相關。
1級
煙草、酒精飲料、黃麴黴素、檳榔、中式鹹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大家生活中可能覺得吸煙喝酒沒有大礙, 但是日積月累就可能成為癌症的“元兇”。
黃麴黴素則主要存在于黴變的堅果、大米和玉米等, 吃這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儲存得當。
另外, 如果飲酒, 男性每天最好不要超過一兩, 女性不要超過0.5兩。
2級
丙烯醯胺、鉛、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較高的致癌物質。
這類物質在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生活中如果經常採用高溫油炸、高溫油煙烹製食物, 接觸到丙烯醯胺的機會就比較大, 應儘量避免。 (還有一類是2B級致癌物, 指的是可能性較低的致癌物質, 其可能性在動物和人群的證據都不足。 )
3級
蘇丹紅色素、膽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類的致癌物。
這類物質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 或動物實驗證據充分, 但人群研究則明確無致癌作用。
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可以不顧數量放心吃, 因為它們雖然不致癌, 但可以帶來其他健康風險。
4級
致癌物中還有第4級, 指相關研究中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 食物中屬於此類的物質較少。
“4個等級的致癌物, 在飲食中的‘傷害’不可一概而論”, 鐘凱說, 1級和2A級致癌物要儘量避免, 2B級致癌物無需過度緊張, 對於3級和4級致癌物, 更加不用擔心, 因為目前的研究中沒有發現它們可以致癌。
致癌食物認識誤區
如今, 食品安全問題堪憂, 老百姓對於致癌食物可謂是“談癌色變”。 不少人甚至在看到某種食物致癌後, 就將該食物列入“黑名單”, 不再食用。
鐘凱說, 大家對此其實不用過於恐慌, 有致癌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致癌。
第一, “劑量”決定毒性, 食物中的致癌物, 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會使身體“中毒”。 比如, 吃了一個爛花生, 不可能馬上得肝癌, 但如果油炸食品、燒烤天天吃, 時間長了勢必會導致身體“起火”, 這就很可能會和癌症掛上鉤;
第二, 很多“致癌傳言”經不起推敲。 比如傳言“牛奶致癌”, “帶飯引發胃癌”, “微波食物致癌”等, 這些都是科學性錯誤引起的。 癌症的成因是基因遺傳、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致癌物。
防癌飲食模式:“一二三二”
雖然說吃了肯定致癌的具體某種食物並不存在,但不當的飲食習慣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而這恰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相關研究表明,30%的癌症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常見的有:蔬菜水果吃得少、烹調方法不科學、進食方式不合理、高脂肪食品吃得多等,而這些都會增加患直腸癌、胃癌、肺癌等的風險。
鐘凱推薦,防癌的飲食模式應是“一足量、二不、三少和二堅持”。
一足量
是指每天攝入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吃夠25種食物,儘量多吃全穀類和豆類;
二不
是說要控制自己,做到不吸煙和不飲酒,遠離煙草製品、二手煙及酒精;
三少
是指少吃或不吃加工過的肉類,如醃制肉、肉罐頭等,並在日常飲食中少油少鹽;
二堅持
是告訴大家要堅持鍛煉,每天規律運動,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堅持體檢,進行合理的癌症篩查。
癌症的成因是基因遺傳、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致癌物。防癌飲食模式:“一二三二”
雖然說吃了肯定致癌的具體某種食物並不存在,但不當的飲食習慣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而這恰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相關研究表明,30%的癌症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常見的有:蔬菜水果吃得少、烹調方法不科學、進食方式不合理、高脂肪食品吃得多等,而這些都會增加患直腸癌、胃癌、肺癌等的風險。
鐘凱推薦,防癌的飲食模式應是“一足量、二不、三少和二堅持”。
一足量
是指每天攝入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吃夠25種食物,儘量多吃全穀類和豆類;
二不
是說要控制自己,做到不吸煙和不飲酒,遠離煙草製品、二手煙及酒精;
三少
是指少吃或不吃加工過的肉類,如醃制肉、肉罐頭等,並在日常飲食中少油少鹽;
二堅持
是告訴大家要堅持鍛煉,每天規律運動,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堅持體檢,進行合理的癌症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