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降糖藥並非唯一控糖手段

目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用藥不規範, 存在諸多誤區。 在第二屆華夏糖尿病診療與健康管理高峰論壇上,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 詳細列舉了各類口服降糖藥的特點、作用、機制以及使用禁忌。

母義明說, 有些人過於依賴藥物, 而忽視了非藥物治療。 事實上, 治療糖尿病需要多方面綜合治療, 包括飲食、運動、藥物、自我監測、健康教育等, “五駕馬車”缺一不可。 飲食和運動是基礎, 在此基礎上配合藥物治療, 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 還有許多患者急於求成,

如果服用幾天後血糖仍不理想, 就認為藥物無效, 急於換藥, 這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 藥效的發揮需要一個過程, 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 有些藥物的藥效才會逐漸顯現。 類似的誤區還有很多。 需要強調的是, 降糖藥物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但不是唯一手段, 在服用藥物的同時, 需要配合營養和運動治療, 並做好血糖監測, 這樣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委會主任委員向紅丁教授指出, 糖尿病已成為社會公害。 糖尿病患者的增多, 主要源於預防手段的缺失和教育不到位。 而糖尿病真正有效的治療辦法是“五駕馬車”並重, 綜合治療, 教育先行, 飲食營養療法應作為基礎手段長期堅持。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

精神壓力大, 高糖、高脂、高鹽、多油等飲食習慣, 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

向紅丁說, 患者教育工作必須往基層轉移, 三級醫院的專家應走出診室, 走進社區, 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進行批次集體診治, 而不是坐在診室裡一個個地等著患者來就醫。 與此同時, 生活方式干預起到的治療幫助作用, 日益得到醫界同行的認可。 希望通過醫生的呼籲和政府的支持, 讓糖尿病防控工作真正下到基層衛生機構, 為我國糖尿病防治的推進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