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暑濕易致夏瀉 飲食要“溫軟淡鮮少”

夏季之所以容易罹患胃腸疾病, 中醫學認為是“暑”“濕”二邪所主導的。

暑邪致病有鮮明的節令性, 其特點有三:暑為陽邪, 其性炎熱;暑性升散, 傷津耗氣;暑多夾濕。 表現為發燒、煩渴、四肢困乏、胸悶嘔惡、大便溏瀉而不爽、苔黃膩等。

“濕邪”還可細分為“內濕”和“外濕”, 它們又都和“脾胃”的關係很糾纏。 暑邪喜歡夾雜著“外濕”侵犯人體, 而濕邪又比較喜歡困脾, 導致脾胃虛弱, 而脾胃虛弱又容易生濕邪, 即“內濕”, 新產生的濕邪又進一步困脾, 導致脾氣更虛……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夏季應當設法避免“暑”“濕”二邪的侵擾,

適當健脾。 中醫食療上建議食用鯽魚、黑魚、淮山藥、蓮子、扁豆、薏苡仁、綠豆等。

為了預防夏季腸道疾病, 飲食上還要遵循“溫、軟、淡、鮮、少”的五字原則。 溫, 就是不要過分貪食冷飲, 常溫的食物比較容易被消化。 軟, 就是食物要柔軟, 燒烤、煎炸類食物不容易消化, 清蒸或水煮的食物反之。 淡, 即“清淡”, 減少高脂食品的攝入, 如動物內臟、五花肉等等, 而新鮮蔬菜、瘦肉、魚、雞蛋等則比較可取。 鮮, 當然是指飲食要新鮮, 剩飯剩菜少碰為妙。 少, 少量多餐之意。 控制好進食量, 不宜過飽, 不讓胃腸超負荷。

朱淩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