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猝死的九個健康生活習慣
人的死亡中約有15%~30%為猝死, 其中, 有40%以上是患有心臟病者, 特別是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 這就是心臟性猝死,
臨床醫學證明:男性從30歲開始, 由於心肌細胞內纖維脂色素沉著, 使心肌的纖維間結締組織增生、心肌逐年肥厚, 因此心肌的重量以每年增加1~1.5克的速度增長, 而心血輸出量卻平均每年減少約1%;同時, 當男性年逾40歲以後, 心臟周圍血管逐漸硬化, 導致管腔變窄, 引起局部血氧供應減少, 從而直接影響了人的心、腦、腎、眼等器官。
醫學研究證明, 人體得以正常生存是因為心臟無休止地運動, 心臟泵血能力越強, 為機體提供的血氧含量就越高, 人腦及其他器官的功能也就越良好。 而現實情況是, 很多中年人, 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 往往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而感到頭暈、胸痛、氣短、心悸。 這些症狀都是心臟不健康或心臟性猝死的早期信號。 對於這些人來說, 只有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管內血氧運送通道, 才能解決血氧不足的問題, 從而改善心臟乃至全身的健康狀況。
對於預防心臟性猝死的發生, 我們要設以下九大“關卡”, 並長期“堅守”。
一、定期體檢。 無論心臟病患者還是身體健康的人, 都應定期進行體檢, 因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性猝死, 經常會“盯”上貌似健康的人, 特別是心臟有器質性病變而症狀又不明顯的中年人。
二、戒煙。 吸煙的危害眾所周知, 吸煙者的冠心病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3.6倍。
三、平衡膳食。 選擇高蛋白質、易消化的食物如魚、雞肉、牛奶、大豆等;宜吃植物食用油, 如花生油、玉米油等;多食富含食物纖維的粗糧、蔬菜,
四、控制體重。 防止肥胖給心血管系統帶來不利的負擔。 據研究資料顯示, 體重超過標準體重5公斤, 心臟的負擔即增加10%。
五、積極治療原有的疾病。 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
六、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升高, 心臟負擔加重。 精神過度緊張還會誘發心率失常。 而情緒激動很容易誘發冠心病心絞痛發作, 甚至還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發生心肌梗死等意外, 因此要做好自我調整, 讓情緒平和。
七、生活要有規律。 規律的生活起居包括按時起床、定時進餐、適量鍛煉、按時睡眠、適當休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八、適量運動。 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體的血液迴圈,尤其是微循環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簡單而安全的運動。步行可以使心臟收縮加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而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增多,從而使心臟及全身適應步行運動的需要。
九、謹防感冒和保持大便通暢。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這些都可能成為猝死誘因。
八、適量運動。 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體的血液迴圈,尤其是微循環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簡單而安全的運動。步行可以使心臟收縮加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而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增多,從而使心臟及全身適應步行運動的需要。
九、謹防感冒和保持大便通暢。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這些都可能成為猝死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