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子心臟有個洞

小孩子如果是在去做體檢的時候發現心臟裡面有個洞的話就很危險的, 因為這就是出現了心臟疾病的, 而一般小孩子的心臟疾病都是屬於先天性的, 這種疾病都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治療好的, 甚至是需要長期的服用相關的藥物才可以使得病情症狀不會再次的出現惡化和發展的情況。

(1)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 實用於各種簡單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及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如:合併肺動脈高壓的先心病、法樂氏四聯征以及其他有紫紺現象的心臟病)。

介入治療為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治療方法, 主要適用於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及部分室間隔缺損不合併其他需手術矯正的畸形患兒可考慮行介入治療。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手術治療適用範圍較廣, 能根治各種簡單、複雜先天性心臟病,

但有一定的創傷, 術後恢復時間較長, 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積液等併發症, 還會留下手術疤痕影響美觀。 而介入治療適用範圍較窄, 價格較高, 但無創傷, 術後恢復快, 無手術疤痕。

治療時醫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採用大腿根部血管),

通過特製的直徑為2—4毫米的鞘管, 在X線和超聲的引導下, 將大小合適的封堵器送至病變部位封堵缺損或未閉合的動脈導管, 以達到治療目的。 通過臨床實踐證實, 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約1小時)、恢復快(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體外迴圈、住院週期短(約1周)等優點。

只有當病人年齡小、不能配合手術者才需要全身麻醉。 該封堵術的適應症很廣, 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均可以採用介入方法進行治療。 介入治療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 不適合於已有右向左分流、嚴重肺動脈高壓、合併需要外科矯正的畸形、邊緣不佳的巨大缺損等。

先心病介入治療與外科手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1. 無需在胸背部切口, 僅在腹股溝部留下一個針眼(3mm左右)。 由於創傷小, 痛苦小, 術後幾天就能癒合, 不留疤痕;也無需打開胸腔, 更不需切開心臟。

2. 治療時無需實施全身外迴圈, 深低溫麻醉。 患兒僅需不插管的基礎麻醉就能配合, 大齡患兒僅需局部麻醉。

這樣, 可避免體外迴圈和麻醉意外的發生, 也不會對兒童的大腦發育產生影響。

3. 由於介入治療出血少, 不需要輸血, 從而避免了輸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4. 相比外科手術, 介入治療手術時間較短, 住院時間短, 術後恢復快。 一般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就開始進飲, 術後20小時就可下床活動, 住院1-3天即可出院, 局麻的患兒可在門診完成。

5.目前, 對合適做介入治療的患兒, 各種介入治療的成功率在98%以上, 術後併發症少於外科手術。 它就像外科手術一樣, 可起到根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