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關于肚臍三個健康真相

肚臍通向哪里?

肚臍是完整的,隨著新生兒期臍殘端的脫落,原來為胎兒提供營養的臍血管都逐漸閉鎖廢用了,變成一些沒有功能的索帶了,創面愈合后肚臍也被皮膚所覆蓋,臍窩自然不再和肚子里或別處相通。封閉的腹壁才能為肚子里提供無菌的環境,避免內臟受到感染,所以肚臍哪里也不通。

也有人說,既然不通,為什么摳肚臍會痛呢?肚臍里面也是有皮膚的,皮膚里也都有神經的,別說摳肚臍會痛,你摳肚皮其他部位也會痛的,只是臍窩里相對隱蔽,平時很少被觸碰,偶爾刺激一下可能會相對更敏感。

臍貼能治病嗎?

臍貼是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醫療產品,貼臍貼能治療腹瀉?看過上一個問題其實應該知道了答案,肚臍是完整封閉的,哪里也不通,如果和腸子相通那就是需要手術的臍腸瘺了,先不說藥物本身的效果如何,能透過皮膚進入血液的藥物也很少,何況腸子和肚皮也并不是粘在一起的,即便進了血液也是要通過血液循環才能進入腸子,如果貼肚臍有用那貼別處皮膚也一樣會有用。

很多人也會說:我孩子貼了真的就好了,這又是怎么回事呢?腸炎很多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這本來就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到了一周基本自己都會好,跟貼不貼東西一點關系也沒有,真是個菌痢看看能不能貼好,有心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這些產品說明書,廠家都挺聰明的。

貼肚臍治腸炎好歹還只隔著一層肚皮,還有貼肚臍治痔瘡的,不進入血液,從肚臍到肛門,這藥效是不是得有點空間穿越能力啊?但和“三伏貼“這樣宣稱有“冬病夏治”的時空穿越能力的產品相比,臍貼算謙遜的了。

肚臍會著涼嗎?

肚臍或肚子會著涼的觀念國內很普遍,有些地區還要給孩子戴個肚兜來保護肚臍。“著涼”是俗稱,并沒有這樣一種疾病,大家說著涼很多時候指的是感冒,而感冒只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之分,無論哪種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的主要癥狀也是在呼吸道。雖然有些醫生,尤其是中醫會說“胃腸型感冒”,而事實這并不是一種規范的診斷,而是一種中西醫結合的診斷,往往是把一些胃腸炎診斷為胃腸型感冒了,這種診斷也僅見于國內,科學上并不存在肚子著涼之說。

但很多人說肚子著涼就會拉肚子,這種可能性存在嗎?氣溫變化期間,腹瀉的孩子確實會增多,但要注意的是,不光是氣溫下降期間會增多,在氣溫上升期間增多得更明顯。[1]氣溫下降也并不一定是溫度本身給孩子帶來的影響,而是輪狀病毒感染機會增大,所以輪狀病毒腸炎也有秋季腹瀉之說,[2]而氣溫上升容易讓食物變質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腹瀉的孩子也會增多。

人體的不同部位的體溫是會有差異的,但僅限于體表溫度,而體內溫度,尤其是腹腔內的溫度基本是人體的中心溫度。人的體溫是受到下丘腦的體溫中樞所控制的,除非長時間暴露于寒冷的環境下,中心體溫是不會下降的,在寒冷天氣大家自然不會把肚子露在外面,在常溫下暴露肚臍自然不可能讓中心體溫下降,也不太可能改變腸管的溫度和蠕動。如果肚臍真的一受涼就要拉肚子,那穿比基尼下海的人怎么辦呢?那整天穿露臍裝的女孩還不得隨身帶著手紙?

當然受穿衣習慣的影響,軀體相對長期暴露在外的顏面和四肢來說對低溫可能更敏感,所以哪怕夏天,大部分人睡覺時都會蓋住胸腹部,但就此認為肚子沒蓋住就會著涼是沒有依據的。當然也沒有直接的實驗證實或證偽過這種說法,只要孩子不覺得難受,反正穿個肚兜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危害,對這種行為我的態度是愛穿不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