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月經不調的方法有哪些
月經不調怎麼辦, 相信很多女性都會選擇中醫, 那麼中醫調理月經不調的方法有哪些了, 這些方法又怎麼樣了, 中醫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了, 在西方醫學還沒有引入我們國家的時候, 人們靠的就是中醫及中藥了, 它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 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所瞭解。
一、對症施治
中醫學認為治療月經不調應先明確病症原因, 即可對症施治。 治療月經不調, 一般會從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著手。 中醫認為經水出於腎, 故調理月經的根本在於補腎。 通過調理使得腎氣充足, 精血旺盛, 則月經自然通調。 補腎法以填補精血為主。 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 補脾胃可以充足身體的血源。 扶脾法以健脾升陽為主。 而疏肝理氣的目的則在於調暢氣機, 疏通氣血, 如果氣血調和, 則月經通調。 疏肝法須掌握鬱結之主症。
二、脾腎氣虛型調理方式
主證:月經週期紊亂, 或先期而至, 或後期未來, 或先後無定, 經期延長, 經量多, 經色淡, 質稀薄, 面色白, 神疲乏力, 氣短懶言, 腰膝酸軟, 頭暈耳鳴, 小腹冷墜, 納呆便溏, 夜尿多。 舌質淡胖有齒印, 苔白, 脈細無力, 尺脈弱。
治法:健脾補腎, 益氣調經。
方藥:舉元煎合歸腎丸加減。
黨參20克, 黃芪20克, 白術15克, 炙甘草6克, 熟地20克, 川續斷15克, 補骨脂15克, 菟絲子20克, 艾葉10克, 首烏30克, 當歸12克。
方解:本方用黨參、黃芪、白術健脾益氣, 熟地、補骨脂、菟絲子、川續斷補腎, 艾葉溫經止血調經, 首烏、當歸養血調經, 炙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法:正值經期量多, 去當歸, 加阿膠12克(另溶)、烏賊骨12克、金櫻子30克、艾葉用炭以止血。 經期延長, 日久不斷,
三、氣血虛弱型調理方式
主證:月經週期多延後, 經量少, 色淡, 質稀, 頭暈眼花, 心悸怔忡, 面色萎黃, 小腹空墜, 舌質淡, 苔薄白, 脈細。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方藥:滋血東加減。
當歸15克, 熟地30克, 白芍12克, 川芎10克, 黨參15克, 黃芪15克, 白術12克, 茯苓20克, 雞血藤30克, 黃精20克, 首烏20克。
方解:本方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雞血藤、首烏、黃精補血養血,
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助生化之源, 共奏補益氣血調經之功。
加減法:月經後期未至, 可加丹參20克、牛膝9克以活血通經。 心悸怔忡可加酸棗仁15克、夜交藤20克、大棗10克、五味子9克以養心安神。
四、血寒型調理方式
主證:月經週期延後, 量少, 色黯, 夾血塊, 小腹冷痛, 得熱痛減, 畏寒肢冷。 舌質淡黯, 苔白, 脈沉遲。
治法:溫經散寒調經。
方藥:溫經東加減。
桂枝10克, 艾葉10克, 熟附子9克, 當歸15克, 川芎12克, 炙甘草6克, 黨參20克, 白術15克, 牛膝12克。
方解:本方用桂枝、艾葉、熟附子溫經散寒調經, 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調經, 黨參、白術、炙甘草益氣調經, 牛膝活血化瘀通經。
加減法:如腹痛拒按, 時下血塊者, 加吳茱萸6克、烏藥9克、香附9克、炒蒲黃10克以散寒祛瘀止痛, 如月經量多, 去牛膝, 加炮薑10克、艾葉12克用炭以溫經止血。
以上就是關於中醫調理月經不調的方法了, 月經不調的女性朋友們就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調理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