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過敏性紫癜是皮膚病嗎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多見於兒童與青少年的疾病, 患病人群的年齡一般都比較小。 患有過敏性紫癜的患者在初期皮膚上會出現紫癜, 也就是很多顆粒大小的淤點或者是丘疹等, 嚴重的皮膚上還會出現水泡, 甚至有潰爛的現象發生。 由於過敏性紫癜對皮膚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皮膚病。 那麼, 過敏性紫癜是皮膚病嗎?

是一種較常見的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

過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 即Henoch-Schonlein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又稱自限性急性出血症, 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 發病原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某些藥物作用、過敏等致使體內形成IgA或IgG類迴圈免疫複合物, 沉積于真皮上層毛細血管引起血管炎。 主要表現為紫癜、腹痛、關節痛和腎損害, 但血小板不減少。 有認為過敏性紫癜與變應性皮膚血管炎屬於同一個譜系疾病。

本病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炎, 多發于學齡期兒童, 常見發病年齡為7~14歲, 1周歲以內嬰兒少見。

病因

發病原因和機制至今未完全闡明, 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藥物、食物、蟲咬等有關, 發生機制是由於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在血管壁沉積, 啟動補體, 導致毛細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圍產生炎症,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從而產生各種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好發于兒童及青少年, 開始可有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

1.皮膚大多數以皮膚紫癜為首發症狀。 皮損表現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瘀斑或蕁麻疹樣皮疹或粉紅色斑丘疹, 壓之不退色, 即為紫癜。 紫癜可融合成片, 最後變為棕色。 一般1~2周內消退, 不留痕跡。 嚴重者可發生水皰、血皰, 壞死甚至潰瘍。 皮疹多發生在負重部位, 好發於四肢伸側, 尤其是雙下肢、踝關節周圍和臀部。 皮損對稱分佈, 成批出現, 容易復發。 僅有皮膚損害者也稱單純性紫癜,

2.消化系統約2/3病例出現消化道症狀。 一般出現在皮疹發生1周以內。

常見腹痛, 多表現為陣發性臍周痛、絞痛, 腹痛也可發生在腹部其他部位。 可有壓痛, 少見反跳痛。 同時伴有嘔吐。 約半數患兒大便潛血陽性, 部分可有血便, 甚則嘔血。 如果腹痛在皮膚症狀之前出現, 易誤診為外科急腹症, 甚至誤行手術治療。 少數患兒可併發腸套疊、腸梗阻、腸穿孔及出血性小腸炎。 伴有腹痛、腹瀉、便血, 甚至胃腸道出血者也稱為胃腸型紫癜。

3.泌尿系統多數於紫癜後2~4周出現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及蛋白尿, 或管型尿。 泌尿系統症狀可在病程的任何時期發生, 也可於皮疹消退後或疾病靜止期出現。 病情輕重不等, 重症可出現腎功能衰竭和高血壓。 半數以上患兒的腎臟損害可以臨床自行痊癒。

伴血尿、蛋白尿, 腎損害者也稱為腎型紫癜。

4.關節大多數患兒僅表現為關節及關節周圍腫脹、疼痛、觸痛或關節炎, 可同時伴有活動受限。 膝關節、踝關節等大關節最常受累, 腕關節、肘關節及手指也有波及。 關節病變常為一過性, 多在數日內消失而不留關節畸形。

伴有關節腫脹、疼痛、甚至關節積液者稱為關節型紫癜。

5.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少見, 表現有昏迷、蛛網膜下腔出血、視神經炎及格林巴厘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