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警惕被忽略的“馬桶餐”

中國人的砧板使用習慣, 砧板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菜板,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砧板, 可是從未去留心觀察過吧!據報導砧板的細菌竟然超過馬桶水!

第一、國人使用砧板往往只有一塊砧板, 肉類、蔬果、熟食等都使用同一塊砧板, 沒有分開區分。

第二、國人使用砧板很少去消毒, 更多時候只是用清水沖洗, 並沒有去真正的消毒滅菌。

第三、砧板隨意反正灶臺上, 不懸掛, 砧板使用多年滿身是傷痕, 廚房通風不好陰暗潮濕容易滋生細菌。

生熟食不分開砧板成細菌的“遊樂場”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都習慣於切生熟食放在同一塊砧板上, 但是肉類、蔬菜類、家禽等食物往往帶有細菌和計生蟲。 在切這些食物的同時這些細菌就回留在砧板上, 如果在將熟食放在砧板上切, 那麼細菌和寄生蟲就借機盤上了熟食這塊“過山車”直接進入到人類的口腔, 進入胃腸道,

引起消化系統和其他疾病。

據瞭解超過60%的雞肉含有彎曲桿菌, 而彎曲桿菌恰巧是導致人類食物中毒的一種常見細菌。 很多肉類本身不具有細菌但有寄生蟲的存在, 在肉類運輸販賣的過程中會攜帶大量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

葡萄球菌經過著砧板這個“遊樂場”進入人體類會導致人體的疾病, 葡萄球菌會導致胃腸炎、敗血症、肺炎等疾病。

據測定在砧板上每平方釐米上有200萬個葡萄球菌, 幾萬個大腸桿菌, 特別一些海鮮類產品掠過砧板這個“遊樂場”會留下鏈黴菌等。 大腸桿菌和鏈黴菌會導致腸道外感染、急性腹瀉。

砧板到底選幾塊, 多久換一次

有點朋友會問想要砧板不變成“遊樂場”到底該有幾塊砧板了, 小編的回到是至少三塊。

一塊用來切生食, 一塊用來切蔬菜, 最後那塊用來切熟食。 如果有寶寶的家庭可以多準備一塊砧板, 寶寶的輔食製作。

砧板的選用也是有將講究的, 塑膠砧板耐用、看就效果好, 但是不耐高溫易變形, 會調出塑膠碎末。

木質砧板接縫較少一般比較耐用, 對菜刀的磨損也比較小。 但是木質砧板因為是天然木材, 容易滋生細菌, 產生黴變。 同時木質砧板還受木材本身影響外表不夠美觀。

竹子砧板表面光滑質地輕, 不易變形, 還具有抑菌作用。 但是竹子砧板不能夠承受重擊。 大家在選購是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 而不是一味的認定那個好。

想要砧板不變成馬桶, 那麼就要據情況更換砧板。 專家提醒要時常更換砧板,

一般兩道三年換一次, 或者更短時間也可以更換。

毀掉“馬桶”讓飲食更健康

砧板上的細菌堪比馬桶, 想要毀掉這個“馬桶”就需要經常給砧板消毒。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一些朋友會說:我平時也消毒了啊!為什麼還說是“馬桶”了?小編要在這裡肯定的說一下, 大多數人的消毒都是錯誤的, 不徹底的。 那麼錯誤的消毒放是什麼了?

第一、用熱水燙一下, 這是最常見的消毒方法。 可是這個消毒方法並不徹底, 沒有起到滅菌的作用, 相反由於熱水的溫度這是在砧板的表面, 沒有達到內部, 內部的溫度只是升高而已, 這樣反而給內部細菌的繁殖提供了有理條件。

第二、切完或剁完肉類用菜刀刮一下, 專家提醒說這樣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沒有任何清潔消毒作用。 細菌是肉眼看不到的, 刮一下, 只是將表面的砸東西帶走一部分。

第三、用完砧板用抹布擦一下, 很多人可能已經給砧板消毒過了, 最後又用抹布擦拭砧板, 結果又給砧板抹上細菌。 抹布上的細菌不比砧板少, 擦拭過砧板的抹布在去擦拭其他東西, 就給細菌借助抹布擴散大其他東西上。

那到底該怎麼毀掉這個“馬桶”了, 正確的消毒方法是什麼了?

第一、用水煮砧板, 而非燙。 給砧板徹底的加熱, 在高溫的作用下, 砧板內外的細菌都能夠被消滅。 煮完後直接放在通風處自然晾乾。

第二、刮板撒鹽, 用完砧板清洗過可以殺一些鹽在上面, 平時用完砧板但又沒打算蒸煮的, 可以用這個方法。

第三、藥物消毒,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廚房用的消毒水, 效果都很好。 使用方便快捷。

第四、平時廚房注意通風, 砧板懸掛在通風處, 避免陰暗潮濕滋生細菌。

結語:砧板的衛生狀況直接關係到我們的飲食, 說砧板是馬桶也不為過。 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要從這些看不到的地方做起, 平時注意廚房砧板的衛生, 從源頭上徹底消滅疾病, 毀掉影響我們健康的這座“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