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的治療方法
生病的時候, 是人的精神最虛弱的時候, 很容易胡思亂想。 這時候大家注意下, 千萬不要恐嚇別人, 尤其這種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患者。
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的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 早年對其治療以手術為主, 因當時對其病理認識不足恐延誤手術時機, 加上當時膽道蛔蟲病發生時往往蛔蟲數目較多。 目前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利膽驅蟲、防治感染, 非手術療法多可治癒, 但對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有嚴重併發症的病人可考慮相應的手術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解痙止痛
解除痙攣可應用抗膽鹼能藥物如阿托品肌內或皮下注射, 成人每次0.5~1mg, 兒童每次0.01~0.03mg/kg, 也可用山莨菪堿(654-2)肌注或靜脈滴注。 單用解痙藥物止痛效果欠佳時可加用鎮痛藥物, 如鹽酸呱替啶50~75mg肌注, 必要時4~6h重複應用。 因為注射鎮痛藥物可能引起Oddi括約肌痙攣, 加劇疼痛, 所以鎮痛藥物必須聯合解痙藥物應用方可取得較好療效。 另外加用維生素K類、黃體酮等肌注或穴位注射亦有作用。 針刺穴位常取足三裡、陽陵泉, 還可選加太沖、內關、膽囊穴等, 用強刺激或瀉法, 在急性絞痛時常可取得較好止痛效果。
2、利膽驅蟲
(1)33%硫酸鎂溶液, 10ml, 3次/d, 口服。
(2)烏梅丸9g, 2次/d。
(3)道驅蛔湯:烏梅12g, 川椒9g, 使君子肉15g, 苦楝皮9g, 木香9g, 枳殼9g, 延胡索12g, 大黃9g(後下), 每天1劑, 分2次服。
(4)司匹林0.5g, 食醋100~150m1, 3次/d,
3、防治感染
用上述利膽中西藥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初期可暫時不用抗菌藥物, 但有時待感染表現明顯時再用會貽誤病情。 為防止嚴重的併發症, 根據目前抗感染治療的原則, 要早期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大劑量、短時間應用抗菌藥物,
4、營養支持、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與酸堿平衡失調
對膽道感染者, 全身中毒症狀嚴重, 或腹痛、嘔吐頻繁, 或出現其他併發症者, 應予以禁食、輸液、補充維生素, 維持酸堿平衡。 必要時給予高熱量液體、新鮮冰凍血漿等。
二、手術治療
1、適應證
(1)膽道蛔蟲病頻繁發作的劇烈絞痛, 經各種非手術治療難以控制, 有繼發感染等併發症發生的危險。
(2)合併膽道結石, 易發生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者。
(3)影像學檢查發現膽道多條蛔蟲者。
(4)併發肝膿腫、嚴重膽道感染、膽道出血或膽道穿孔者。
(5)併發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6)治療後急性期症狀緩解, 但非手術治療後4~6周檢查仍有膽總管擴張或膽管內死蟲殘留者。
2、手術方法
膽道蛔蟲病無併發症時可採用膽總管切開取蟲及T管引流術, 有條件時可行術中膽道造影以免多條蛔蟲存在時漏取。 術後置T管引流便於局部用藥或沖洗, 拔管前行造影檢查如有殘留蛔蟲再經T管竇道用膽道鏡取出。 如膽囊內有蛔蟲時往往需行膽囊切33%
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雖然說, 比較纏手確實不太容易痊癒, 但是真的不屬於不治之症, 就是一種需要長期來與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抗爭, 注意生活習慣和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