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致癌物沒有那麼可怕

癌症的 高發讓老百姓“談癌色變”, 任何有關癌症的研究報導都很吸引眼球。 近來, 先是美國曝出“紅肉致癌”的新聞, 隨後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中 式鹹魚等115種物質致癌, 接踵而至的“植物油致癌”更是引爆輿論, 再加上此前有關心理壓力、微波爐、手機等致癌的報導, 人們難免擔憂, 我們以後還能吃什 麼、用什麼。

首先, 我們應該對“致癌性”有充分的認識。 致癌物分級的依據並不是根據致癌能力的強弱, 而是科學證據的確鑿程度, 證據包括:流行病學調查、劑量 反應 關係、動物實驗等。 證據越明確, 級別越高。 目前WHO已進行致癌研究的化學物分為四級,

分別為1級:對人類確定致癌;2A級:對人類很可能致癌, 對動物確 定致癌;2B:對人類可能致癌, 對動物也可能致癌;3級:目前尚無足夠證據確定是否致癌;4級:非致癌。 有些致癌因素如手機致癌並沒有太明確的證據, 只被 認定為2B級, 至於微波爐致癌, 則更沒有科學依據。 致癌物分類僅僅代表其與癌症的關聯性, 比如美國癌症研究所認為:每天吃50克左右培根, 會增加大約 21%的大腸癌風險, 是“風險”增加21%, 而不是有21%的風險得大腸癌。 同一級別致癌物的致癌能力也有很大區別, 比如:加工肉和煙酒均為一級致癌物, 但全球每年吸煙相關癌症死亡人數為100萬, 飲酒相關癌症死亡為60萬, 而加工肉相關的癌症死亡僅為3.4萬。

其次, 致癌物的致癌能力與劑量密切相關。 “劑量”決定毒性, 而劑量又包括暴露量和暴露時間。 即使是一級致癌物如火腿、培根等加工肉類, 也不是吃 一次 就致癌, 但如果天天大量吃, 時間長了, 患腸癌的風險就增加了。 類似的一級致癌物如酒精, 長期酗酒罹患肝癌的風險增加, 但少量飲酒, 特別是葡萄酒, 對健康反 而是有利的。 因此, 離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 人體有解毒功能, 即使食入少量致癌物質, 通過肝臟的解毒功能也能將致癌物質代謝掉, 未必會導致癌症發生。

最後, 我們更要認識到, 癌症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 是遺傳基因、心理、職業、環境、飲食等內外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沒有某個單獨因素必然導致癌症的發生。

因此, 面對眾多“致癌物”的報導和傳聞, 應該理性對待, 不要過於緊張, 也不要偏聽偏信。

科學防癌需要做到“維多利亞宣言”所提出的四大原則:合理膳食,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 心理平衡;而不是因噎廢食, 期待通過食用某種抗癌食品或不吃某種“致癌”食品就能起效。 這樣會把生活過得太累, 更不利於健康。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 尤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