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小兒癲癇謹慎手術 腦電圖是診斷金標準

腦電圖是診斷的金標準, 未必要做24小時腦電圖, 中藥治療癲癇肯定無效

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瞭解到, 癲癇患兒目前占小兒神經門診的一半以上, 因為癲癇症狀多種多樣, 家長不易分辨、判斷, 假如孩子有類似癲癇的表現, 最好每次發作時都錄下視頻供醫生判斷。 該院兒內科主任、神經康復科主任麥堅凝介紹, 發作時的腦電圖是診斷癲癇的金標準, 並不一定需要做24小時腦電圖, 目前癲癇治療仍主要靠西藥, 手術風險大, 選擇時需慎重。

疑病:

錄下視頻由醫生判斷

麥堅凝介紹, 癲癇是小兒神經系統的常見病,

70%的病例與出生前宮內窘迫、出生時窒息以及遺傳有關。 小兒神經門診有一半以上都是癲癇患兒。 75%~80%的癲癇病人都會在兒童期起病, 1~3歲、5~7歲是兩個發病高峰期。 “小兒癲癇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 不同年齡有不同表現, 除了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外, 還有部分不典型的發作, 比如有的新生兒在一兩個月大時已經有微笑發作, 如刻板眨眼、嘴巴有吸奶動作、雙腳踩單車動作、全身突然一打挺等, 有的大一點的患兒失神發作, 比如上課時突然走神10多秒、1分鐘。 ”症狀的多樣性導致兒童癲癇的診斷具有一定的難度, 假如沒有及時識別、用藥控制, 反復發作會造成繼發性腦損傷、意外傷亡。

“現在不少家長會對孩子的異常表現比較敏感,

但是帶孩子到醫院看醫生時, 對症狀的描述不一定準確, 不同的家長描述的版本也可能不同。 所以建議家長, 有任何可疑症狀發作時, 第一時間錄下視頻, 給醫生進行判斷。

診斷:

腦電圖是金標準

癲癇要和抽動症、癔症、兒童頭痛等病症鑒別, 目前, 發作時腦電圖是癲癇診斷的金標準。 麥堅凝表示, 發作間歇時做的腦電圖正常, 不代表真的沒問題, 即使有問題, 也不一定與癲癇的發作有關, 但是, 也沒有必要動輒就做24小時腦電圖, “根據發作特點去誘發, 一般只做半小時腦電圖就能捕捉到異常腦電波。 比如, 腦電圖異常多數是在淺睡眠階段, 有的孩子剛睡覺就發作, 就要求孩子在檢查前一天晚上少睡覺, 以便來醫院檢查時能睡一覺,

這樣就比較容易發現。 ”他表示, 腦電圖操作及時也非常重要, 不合格的技師會把正常的睡眠間波也當成癲癇放電, 造成誤診;而有的非兒童專科醫院, 醫生給孩子做腦電圖檢查前吃藥, 使孩子進入深睡眠狀態, 捕捉不到異常腦電波。

另外, 80%的癲癇患兒有其他共患病, 比如腦癱、智力低下、多動症、睡眠障礙等, 則需要其他檢查來進行診斷。

治療:

選擇手術要慎重

麥堅凝表示, 對於絕大多數癲癇病人來說, 藥物治療仍是主要手段。 在控制發作後, 服藥一般要堅持2~3年以上。 癲癇藥物存在一定副作用, 醫生會幫助患兒和家長在控制發作與提高生活品質間找尋最佳結合點, 另外, 現在的新型癲癇藥物, 副作用也比以往大大減少,

如果擔心副作用而自行停藥或減量, 再發作時治療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經過合理、規範的治療, 約30%的患兒可以治癒, 約30%~40%的患兒可以減少發作次數, 但仍有30%的患兒屬於難治性癲癇。 他特別提醒家長, 中藥治療對癲癇肯定無效, 但可以輔助改善內環境、減少發作次數, “一些所謂民間中藥, 實際上往往含有治療癲癇的老西藥, 副作用很大, 另外, 5%的癲癇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會自愈, 但有的家長就誤認為是吃中藥的效果, 其實並非如此。 ”

對於手術治療兒童癲癇, 麥堅凝表示要慎重, 不僅要考慮手術效果, 還要考慮對兒童大腦的傷害、手術是否影響日後大腦的功能等。

預防發作:

避免過度興奮

對於癲癇患兒,

除了用藥物治療外, 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預防發作。 避免過度疲勞、興奮, 避免過度刺激感官, 如光、聲音、痛等, 有明顯發作誘因的, 要避免誘因, 比如有的孩子過度換氣、憋氣會誘發發作, 有的孩子遇熱水會發作, 有的孩子遇強光會發作。 辛辣、油膩、燥熱、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易誘發癲癇, 烈酒、濃茶、咖啡等應禁止。 有些調味品也應該限量, 如辣椒、芥末、大蒜等。 對部分患兒, 某些藥物如頭孢黴素、氟呱酸、環丙沙星、某些止喘藥等也會誘發癲癇。 蔬菜水果則沒有太多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