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教你鑒別三種關節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主任 林劍浩 李儒軍

一聽到關節疼痛, 大家大多會關切地問:“關節炎啊?”關節痛是常見症狀, 引起它的疾病也很多, 以關節炎為例, 就有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大眾常說的“風濕”等。 那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呢?

骨關節炎是一種關節退變性疾病, 多發生在50歲以上人群, 女性多於男性, 年齡越大患病越多, 常伴有骨質增生。 全身各個關節都可能發病, 但以膝關節、手指關節多見。 患者早期多為上下樓梯、蹲起時感覺膝蓋疼痛不適, 早起或久坐後膝蓋感覺發僵。 隨病情加重, 患者可能會有平地走路疼痛,

甚至關節變形(多為“羅圈腿”畸形)等症狀。 輕者可通過減肥、做有氧操等緩解疼痛;重者可用注射透明質酸鈉、口服氨基葡萄糖或手術等方法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見於中年女性。 它一般表現為手、足小關節的多個、對稱性關節炎症, 長期的關節滑膜炎症、腫脹侵襲會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 抽血化驗多數伴有類風濕因數、抗環狀瓜氨酸因數等陽性。 與骨關節炎相比, 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破壞性更大, 進展也更快, 主要靠長期、規範的藥物治療(如非甾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控制病情。

“風濕”是生活中常被人提及的疾病。 其實“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是一回事, 而是傳統中醫對關節病的一種稱謂。

風濕病在中醫又叫“痹”, 其病因包括風、寒、濕、熱、燥等。 在西醫中雖也有“風濕性關節炎”, 但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卻完全不同。 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發生於青少年, 多因鏈球菌感染, 常累及大關節(如膝關節、肘關節等), 但一般不造成關節畸形, 有的患者還可能會伴有環形紅斑、舞蹈症、心臟炎等。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兩個方面:1.控制鏈球菌感染, 常用藥如青黴素;2.抗風濕治療, 常用水楊酸製劑和糖皮質激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