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春季養肝 拒絕加班勞累

我國傳統養生觀點認為, 春應在肝, 作為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人來講, 肝對春天的氣候變化最為敏感。 因此, 春天養生重在養肝。


肝主疏泄, 在志為怒, 性喜條達, 惡抑鬱。 肝氣宜解不宜結, 人的精神、意識、思維等情志活動, 與肝氣是否舒暢有很大的關係。 另外, “肝膽相照”, 肝與膽互為表裡, 膽屬少陽, 少陽升發之時恰在春天。 因此, 春季應特別注意精神調養, 務必保持精神開朗, 積極向上, 樂觀豁達, 儘量排遣沉悶、抑鬱等不良情緒。
肝主疏泄不僅在於調暢情志, 還包括幫助消化吸收, 促進脾胃運化。 春天肝氣當令, 肝的功能偏亢, 根據中醫五行“木克土”的理論, 肝旺可傷及脾, 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攝生消息論》說:“當春之時, 食味宜減酸益甘, 以養脾氣。 ”春天的飲食應以甘淡、微微辛溫為原則, 要適時食用大棗、蜂蜜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 少吃過酸或油膩、糯米團餅等不易消化以及大辛大熱之品。
春天應多吃菠菜、薺菜、芹菜、油菜、萵筍、香椿等綠色蔬菜, 既能補充維生素、無機鹽, 也是應肝之氣色。

春天風氣主令, 風為百病之長, 春季多發的傳染病, 往往與感受虛邪賊風有關, 故當嚴加防範。 尤其是小孩, 患傳染病後, 風邪極易入裡化熱, 出現驚厥、抽搐等肝風內動的表現, 更應警惕。
肝主藏血。 人體的生理活動, 全賴血液的濡養, 人在安靜休息時, 部分血液歸於肝, 而活動時, 肝又幫助心臟將血液輸布四周, 供給能量。 因此, 春天要注意勞逸結合, 不可過於勞累, 不要熬夜或做過於劇烈的活動, 以使肝血充盛。 肝病患者尤應注意休養生息, 避免加重肝臟負擔。
肝開竅於目, 在液為淚。 春天到來,

大自然一派新綠, 現代研究綠色對眼底視網膜細胞有良好興奮作用, 綠色不僅入肝, 還能益目, 所以春天應多眺望綠色植物以悅目神。 同時, 春天又是“火眼”(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眼癢症(春季結膜炎)多發季節, 要注意預防, 並積極治療, 使眼睛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