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幾周能感覺到胎動

每個女性在懷孕的階段都是需要經歷胎動的階段, 胎動其實就是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面活動, 胎動的強弱是可以反應出寶寶的身體健康, 孕媽媽可以通過胎動來判斷是否健康, 而且大多數的孕媽媽都是非常期待胎動的, 但是由于每個孕婦的身體狀況是不同的, 因此出現胎動的時間通常也是不同的。

孕幾周能感覺到胎動?

一般來說, 初次懷孕的孕媽媽在懷孕18-20周左右會第一次感覺到胎動, 但胎動的幅度很小。 大部分孕媽媽在懷孕滿4個月后, 即從第5個月開始就可以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了。 有的孕媽媽身體比較敏感, 很早就能感覺到胎動, 但有的孕媽媽則需要再晚一些才能感覺到胎動。 這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胎動沒有如期出現, 孕媽媽也不要著急, 可能是寶寶還太小, 運動的幅度不夠大, 無法被感覺到。 如果還是不放心, 可以到醫院去進行檢查,

觀察寶寶情況。 只要產檢一切正常, 寶寶就沒有問題。

什么時候胎動最頻繁呢?

胎動的活躍期是在懷孕30至32周, 正常的胎動范圍是一個小時不少于3-5次, 12小時不少于30-40次, 如果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一般來說, 寶寶在晚上是動得最多的,

一方面比較有精神, 另一方面, 孕媽媽通常在這個時間能靜下心來感受寶寶的胎動, 所以會覺得動得特別多。 還有就是吃飯以后, 孕媽媽體內的血糖含量增加, 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 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要更頻繁一些。

由此可見, 孕媽媽的具體情況不同, 感覺到胎動的時間也不同, 但大部分孕媽媽會在懷孕18-20周左右感覺到胎動。 而且除了夜晚睡覺前和吃飯以后, 在洗澡的時候、孕媽媽準爸爸對著肚子說話的時候, 聽音樂的時候, 寶寶的胎動都會變的頻繁和明顯。

孕婦胎動次數少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 胎兒的胎動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 都可以提示胎兒的安危。 一般來說, 孕齡滿24周時, 就該聽胎心、數胎動了。 一般, 在正餐后臥床或坐位計數,

每日3次, 每次1小時。 每天將早、中、晚各1小時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 就得出12小時的胎動次數。 如果12小時胎動數大于30次, 說明胎兒狀況良好, 如果為20至30次應注意次日計數, 如下降至20次要告訴醫生, 作進一步檢查。

產科醫生指出, 其實寶寶每天的胎動并不是很規律,

環境變化或者準媽媽心情變化等眾多復雜的原因都有可能導致胎動出現不一樣的情況, 只要胎心檢測正常, 問題不大。 只要胎動計數沒有問題, 也就是1小時胎動3-5次, 或者12小時胎動大于10次就為正常, 如果自己覺得有明顯異常也可以去醫院聽下胎心, 看看是否有問題。

相對于胎動過少的情況, 有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胎動頻繁。 醫生提示, 胎動頻繁或減弱消失, 都提示胎兒缺氧的可能, 但總的來說一次胎心監護不能說明問題, 只有幾次都這樣才要注意, 有可能需要吸點氧改善。 通常而言, 胎心率的正常范圍是120-160, 持續低于120或高于160, 都提示胎兒缺氧。 建議這些媽媽吸氧一段時間后復查胎心監護,

若胎心基線在120-160之間、胎動時胎心反應好, 則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