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度 別讓健身變傷身
夏天, 又到揮汗如雨的健身季, 各種運動損傷也隨之而來。 今天, 我們和大家聊一聊運動損傷最常見的那幾個問題。 打算健身的您, 這些知識不容錯過。
1問:我平時運動強度不大, 會受傷嗎?
答:運動損傷牽涉的因素特別多, 包括場地不平、濕滑, 身體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疲勞狀況, 氣候寒冷等等。 因此, 并不是運動強度不大就不會損傷。 此外, 運動量大小也是相對的。 對運動員來說, 運動負荷可以很大, 因為運動員技術較好, 相對極限值也大;對普通人來說, 要考慮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 適度運動, 否則就有可能受傷。
2問:身體哪些部位最容易發生運動損傷?
答:運動損傷非常普遍。 很少有人說, 我這一生都沒有過損傷。 損傷部位主要得看平時喜歡的運動類型, 跑跳類運動, 膝、踝關節損傷較多。 有些球類運動如網球、排球等, 雖然需要用到下肢, 但上肢也會用得很多, 因此容易受損。 很多人認為比較安全的游泳, 例如自由泳、仰泳等, 因為一直需要做上肢上舉過頂動作, 也容易出現肩峰撞擊和肩袖損傷。
需要注意的是, 大多數運動損傷都是可以保守治療的, 只有極少數比較嚴重的需要手術。 一般而言, 急性損傷期醫生不會主張開刀, 等過了急性期, 腫脹緩解, 醫生會根據X線片、核磁共振、彩超等檢查結果, 擇期進行手術。
3問:運動受傷后應該熱敷還是冷敷呢?
答:不少人對運動受傷后的處理有錯誤認知。 他們以為受傷后應該熱敷, 可以活血化瘀, 但其實太早熱敷, 會加重內部腫脹出血情況, 因此, 運動損傷后的48小時或72小時內, 一定要冷敷。 同時保持制動休息。 即使受傷后48小時或72小時后想熱敷, 也須慎重處理。 如果嚴重的損傷, 并伴有出血傾向, 還是建議冷敷, 相對比較安全。
4問:用冰塊冰敷, 我怕冷, 怎么辦?
答:一般來說, 可以使用專門的冷敷冰袋。 如果家里簡易制作的話, 建議最好選用碎冰與水一起, 制成冰水混合物, 裝在袋子里, 用薄布包裹。 這樣做可以緩解冰冷的感覺, 也能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 導致皮膚凍傷。 同時, 建議單次冰敷時間不要太久, 每次15分鐘~20分鐘,
5問:腿受傷了, 抬高傷肢有利于康復嗎?
答:抬高傷肢對運動損傷的治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當受傷部位抬高到心臟水平以上, 才能有效減少傷處血流, 有利于傷口消腫, 因此, 無論患者平躺還是坐著, 受傷后的48小時~72小時都要抬高傷肢。 傷肢最好保持在比心臟水平高的位置, 并維持良好的支撐。
6問:很多人游泳時腿會抽筋, 怎么辦?
答: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下水前沒有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 一受到冷水的刺激, 就容易抽筋。 由此可見, 熱身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運動前可做一些牽拉動作。 根據四肢的發力方向,
7問:有氧和無氧運動, 我先做哪一種好?
答:專業運動員都會做很多無氧訓練, 以保持肌肉的強壯。 普通人健身前可以先做一些牽伸練習, 然后是無氧運動(器械和啞鈴等), 再去做有氧運動(慢跑、腳踏車和游泳等)。 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好處是, 無氧運動會產生一定的乳酸堆積, 通過有氧運動正好放松。
人體就像一臺機器, 需要熱身, 也需要放松, 這樣才能保持更好的性能。 如果沒有熱身就開始運動, 或者沒有放松就突然停止, 都會對身體各個部位產生不必要的損傷。
8問:膝蓋痛一定是半月板損傷嗎?
答:門診時常有一些病人會自我診斷。
9問:關節有“彈響”是一種病嗎?
答:單純的“彈響”不一定是病態, 如果沒有癥狀, 可以先休息放松, 不要特別擔心。 如果有癥狀, 需要醫生進行檢查, 有時候是運動軌跡和肌肉比例不正常導致的。 此時, 應該加強比較弱的那塊肌肉的肌力鍛煉, 等到軌跡正常了, 力量均衡了, “彈響”就會消失。 如果很嚴重的話, 可能是關節里的軟骨磨損得厲害,
10問:我特別喜歡運動, 是不是要多補鈣?
答:身體里很多代謝、機能反應都需要鈣離子, 因此適度補鈣是有益身體的。 不補鈣可能會缺鈣, 但補鈣過度, 容易得腎結石。 同時, 曬太陽補鈣也需要適度。 暴曬可能導致皮膚問題。 因此, 還是建議根據醫生的提示, 適度地補鈣。
對年輕人而言, 在飲食正常的情況下, 醫生一般不建議補鈣。 只有在證實了鈣缺乏的情況下, 才建議補。 對于年紀大、身體素質弱的人來說, 因為細胞活力差了, 可能很難在短期內把鈣補進去, 只能適量補充一些抑制鈣流失的藥物, 使鈣不要流失得太快, 保證骨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李云霞戈允申)
[ 責編:李然 ] 保證骨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李云霞戈允申)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