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臉頰咬肌部位疼痛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都會出現臉頰咬肌部位疼痛的現象, 也會有人出現打哈欠下顎出現鬆動的現象, 但是很多人都不以為然, 其實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 還是不可小視的, 在日常生活中, 應該注意不要一直在一側咀嚼, 少吃硬的東西。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臉頰咬肌部位疼痛的原因和調理方法吧。

顳下頜關節的主要功能是參與咀嚼、發音、吞咽和表情等。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 好發於青壯年, 以20~35歲患病率最高。 一般發生在一側, 但有的可逐漸累及兩側。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一般病程較長, 並經常反復發作, 多屬功能紊亂, 也可有關節結構紊亂或器質破壞, 所以應引起重視, 及早治療。

1.臉頰咬肌部位疼痛的原因

(1)精神因素:臨床上, 患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病員, 常常有情緒焦急、易怒、精神緊張、好激動以及失眠等症狀。

(2)咬合關係:患者多有明顯紊亂的情況, 如干擾、牙尖早接觸, 多數後牙缺失, 面過度磨耗等。

(3)關節負荷過重:經常咬堅硬食物、夜間磨牙、緊張時咬牙習慣, 使顳頜關節負荷過重, 會導致本病的發生。

(4)偏咀習慣:單側咀嚼習慣會引起兩側關節不均衡運動, 並影響兩側頜骨的發育和肌力量的平衡。 長期的偏咀習慣易致顳頜關節功能紊亂。

(5)外傷、打哈欠張口過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齒疾病等, 也可造成顳頜關節、周圍肌群和韌帶的損傷而致發病。

(6)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也與本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2.防治原則

(1)以保守治療為主, 採用對症治療和消除或減弱致病因素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2)治療關節局部症狀的同時應改進全身狀況和病員的精神狀態。

(3)對患者進行醫療知識教育, 使病人瞭解疾病的性質、發病因素, 使患者增強信心, 配合醫生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治療、自我保護關節。

(4)循序漸進, 確定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

3.治療方法:

(1)服藥:常用的有消炎痛, 片劑, 每片25毫克, 每次25毫克, 1日3次, 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安定, 片劑, 每片2.5毫克, 每次2.5~5毫克, 1日3次, 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

(2)理療:可選用局部紅外線照射、氦氖鐳射照射, 每次20分鐘, 1日1次, 連續照射1周為1個療程。

(3)磁鐵療法:適合於家庭治療用, 患者可以用磁鐵片敷貼在痛點最明顯的部位, 使用方

便, 有較好的鎮痛作用, 常用於治療本病中的

疼痛和張口受限, 對關節彈響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還可以採用封閉療法:調正畸矯正等方法。 如果有明顯手術適應症的, 也可採用手術療法

4.注意事項

(1)飲食原則上不予限制, 但應避免咬嚼生冷堅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緊張的心理狀態, 保持精神樂觀、放鬆、心胸開闊的精神狀態。 注意勞逸結合, 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3)工作緊張時不要養成咬牙的習慣。

(4)勿大張口, 打哈欠時要注意保護下頜關節。

(5)冬季時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時, 注意保護下頜關節。